魏大娘換到十兩銀子都給了魏楹帶去州府,又賣了家裏大半的糧食、雞蛋湊了三兩銀子,既要做路費也要做一個月的花銷,窮家富路的,還是有點緊巴巴的就是了。十兩銀子在村裏可以買上一畝最好的田,在州府卻不算什麼。尤其院考期間,衣食住行都是要漲價的。聽說租個院子一個月也要三到五兩銀子,魏楹打算去廟裏借住。這樣吃住的花費都可以省下來。
沈寄的二兩銀子便也悄悄掏了出來,“少爺,算我借給你的。”
魏楹看她的銀子放在她自己縫製的腰帶裏,忍不住把手圈成拳狀掩口笑了兩聲,“不用了,到了州府我也可以想辦法去賺銀子的。就是到酒樓替人寫篇酸文酸詩的一天也能掙個幾十百來文,總不至於比在鎮上還少就是了。”
“窮家富路的,你還是帶上吧,用不上回來再還給我就是了。要考試了,還是多專心溫書的好,掙錢不急在一時的。”憑良心說,魏楹待自己不錯。
魏楹想了想收下了,“好,那就多謝寄姐了。回來的時候給你帶州府的好吃的。”
沈寄把準備的幹糧和飲水遞過去,“這是肉幹,這是醃漬的蘿卜條,這是饅頭,少爺在路上要走好幾日,差不多夠吃了。還有這水都是我用薄荷條煮過的。”說完就退到一邊去,讓魏大娘和魏楹話別。
魏大娘和沈寄把魏楹一直送到村口才回返,魏大娘對沈寄關鍵時刻把私房錢借給魏楹花銷的舉動很是滿意。沈寄卻已經開始發愁接下來一段時日的生計了。魏大娘能順利送魏楹去參加院試,就是吃糠咽菜都樂意,沈寄可不樂意。隻是,這才二月間,也不能下河摸魚。醃漬蘿卜條也是涼的,並不好賣。隻賣土豆餅豬骨湯粉絲恐怕隻能維持生活,卻攢不下來錢。而且就算攢下錢魏大娘多半也想著托人給魏楹帶去。那她豈不是又要回到喝稀飯吃鹹菜的境地。現在魏楹不在家,魏大娘還真的很可能這麼做。
可是現有的物料也發展不出什麼新品種來賣,要買別的來做小吃成本又太高,看來真的隻有賣肥腸了。隻是天天洗肥腸卻讓人受不了。
“大娘,魚丸湯還要過一個月才能賣,咱們賣燒肥腸吧。如果有餘錢,也可以給少爺捎去。”
沈寄做的燒肥腸魏家母子包括隔壁的王二叔,還有裏正家裏的人都很喜歡吃,隻是她隻偶爾做一次。魏大娘早打過這個主意了,但沈寄不樂意她也勉強不了她。這個成本比魚丸湯還低,但是也可以賣到五文錢一碗。如今聽她主動提出來,當然是很高興了,卻看見沈寄蹙著眉頭,“寄姐,可是有什麼難處?”
“如果要多多的做,最好是能簡化工序。咱們請人來洗吧,村裏肯定有人樂意的。洗一籠給三文錢,大娘就在旁邊監督,不讓她們多用了醋,也看她們洗得幹不幹淨。”如果要沈寄天天洗,不出幾天她非得罷工不可。
魏大娘盤算了一下利潤,“好吧。”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