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胡胖子,一開始那純粹是被魏楹豐富又很有特色的菜色吸引過去的。用豬龍骨擺出的橋,白蘿卜削成的明月漂浮在仿作河水的勁道湯汁上,真是又好看又好吃還有意境。那是沈寄用簡單食材給魏楹做的一道‘二十四橋明月夜’。
胡胖子湊過來問:“還有沒有玉人何處教吹*簫啊?”
魏楹正在從食盒裏把菜拿出來,聞言也忍不住好奇的往裏頭瞅瞅,然後用筷子夾出個同樣是以白蘿卜雕出來的‘玉人’來放在橋上。魏楹嘴角滿是忍不住的笑意,寄姐的心思其實很巧啊。不過這種她費盡心思做出來的菜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偶爾心血來潮又得閑才為之。也難為她一路湯湯水水的送來,這些都是各自幹濕分開裝放的,不然看著不會這麼雅致。而且,她雕工很好,明月好雕,玉人卻難刻。從前隻知道她切菜刀走如飛,倒不知道她的雕工也這麼好。
胡胖子一開始是提出要買寄姐,還不斷提價,魏楹當然不肯,一時說得不歡而散。當然不隻是為了今天這一道別出心裁的菜,之前魏楹吃的菜色就很打眼,讓書院的人都很矚目了。今天這一道更是。
雖然不說沈寄的手藝和心思多出挑,當世比她手藝心思出挑肯定大有人在。不過這裏畢竟隻是一個小村鎮,而且平素不是什麼大宴席也很少有人在吃食上如此的花費心思。沈寄費心做出的菜色就顯得比較突出了。難得是食材簡單,又投合了這些書院學子的心思。讓魏楹在同窗裏也倍有麵子。
魏楹為人大氣,並沒有因為一時口角就拒人千裏,而且他目標明確就是想走青雲路,能多結識一些有用處的朋友自然不是壞事。於是請胡胖子一起分享沈寄做的美食,兩人便慢慢這麼成了酒肉朋友。後來胡胖子見了沈寄本人,就調侃魏楹自己知道怎麼都不肯賣掉或者是把寄姐換給他了,原來是要留著紅袖添香夜讀書的。還說自己日後不會再惦記了,他沒這麼不是東西。
魏楹也是經由他提醒才發現沈寄竟然越長越是標致,和當初到魏家那個頭發黃黃的,一副營養不良模樣的幹癟小丫頭已經是天壤之別。已隱隱可以看出將來必定也是清新脫俗的美人兒一個。寄姐一心想贖身呢,不過,贖了身她也離不了魏家。近水樓台先得月知不知道,咳咳,現在一切都還為時過早,她還未脫孩子氣呢。而自己更是半點不敢懈怠,非得取得功名成為人上人不可。然後,才能有紅袖添香的福氣。
裴先生很是看好他,也一直給他許多幫助,這次院試算是他初試身手,效果不錯。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