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寄快活的打發人去告訴眾人,午後準備一起出去逛街。嫻姐兒學著管家、應酬幾個月了,一聽說可以出去逛半天街也是高興得很。好久沒有放鬆過了!當即摘下最近才培養出來的成熟穩重的麵具,跟沈寄一起陷入聊‘逛逛逛,買買買’的熱情裏。除了清點自己腰包裏的銀子,還伸手跟小權兒討要。
小權兒訕訕道:“等下王爺不是要回來吃中飯麼,叫他一起去。”不是他不疼妹妹,實在是軍中那點月俸還不夠他自己花的。他娘這幾個月也不肯補貼他,說要留著給他和妹妹辦酒席宴客,打家具置辦衣物等等。還讓他手別那麼散,跟他爹似的是個人就能從他手裏掏銀子。所以這會兒,他就隻有摸著鼻子嗬嗬了。
嫻姐兒輕道:“哥你跟爹一樣,錢袋有兩個開口,放進去就漏了。”時不時的有軍中兄弟家庭困難的,她哥知道了就會慷慨解囊。
沈寄心情好得不行,而且小權兒也需要獎勵。立即大包大攬道:“今天看中什麼,賬單全部送到相府賬房。嫻姐兒你這幾個月著實是辛苦了,待會兒多挑兩樣。大嫂最喜歡小權兒了,你以後要常來帶大嫂出去逛街啊。你要買什麼也送到賬房結賬就好。還有琳姐兒,你到時候看上什麼也別客氣。隻要能出門,大伯母是很樂意散財的。”
小權兒從來也沒打算跟沈寄客氣的。一直到他考上武進士,大嫂還按月給他零花錢呢。不過他又不是女人,出去逛個街就一定要買東西。他今天就是帶她們這一群大小女人出門而已。唉,這次出海得的賞賜,他娘也都收了起來說到時候添在聘禮裏。害他沒法變現,隻能苦哈哈的靠月俸過日子。
還是大嫂好,讓他請人喝酒可以在杳然居簽單就好。不然,他連應酬都應酬不起了,嗚嗚。京城居,大不易啊。要是他媳婦兒跟大嫂一樣善於理財就好了。他娘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就隻擅長節流,開源什麼的,實在不在行。再加上他爹,江湖朋友多,又樂意當孟嚐君、及時雨。這在京城過日子,隻靠著那點祖產和他的俸祿怎麼夠啊。
也是他和他妹的婚事湊得近了。不然他大這麼多,辦完他的婚事,家裏過個幾年也就恢複了元氣。再辦妹妹的,也可以從容一些。偏生妹妹嫁得又這樣好,各種場麵總不能輸人。還有,總不能讓妹妹以後嫁了還需要時時補貼娘家吧?所以,得讓他媳婦跟大嫂學啊,小權兒在心底決定了。也是他近來看他娘準備婚禮為銀子發愁生出的念頭。
想一想當年,他聽說六哥成親把家裏幾乎掏空了還鄙視過他呢,說自己以後娶媳婦兒不啃老。好在,用到聘禮裏的,除了這次出海得得賞賜,就是之前打仗發的橫財。嗯,還有幾件最拿得出手的首飾,還是當年他跟著大嫂進宮見世麵,太皇太後賞賜的呢。嗯,怎麼說他都要比六哥強點。他娘也說他比他爹好多了。
正好進來的王氏見狀笑著將看家的活計攬下,還叮囑琳姐兒照看好曦姐兒,別給大伯母添麻煩。不忘給她們姐倆準備了一些銀票。長房是大方,可他們也不能事事處處都想著占長房的便宜啊。這樣的人,誰樂意和你長期往來?她能這麼多年和大嫂互動比較好,也是因為她懂得分寸啊。
沈寄笑道:“哪有跟著我出去,還需要自己付銀子的?六弟妹太見外了。不過琳姐兒,你母親給了你就收著吧。和曦姐兒分了,回頭當私房錢。”
屋子裏的人一陣笑,王氏也沒反對的意思。反正該給的她給了,大嫂心疼侄女要讓她們攢私房她就不過問了。
琳姐兒赧然笑笑,決定照辦。回頭她留下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給妹妹。這是大伯母心疼她,她不會拒絕。母親也不會因此不高興。妹妹是很喜歡攢銀子的,她也喜歡。這都是她們跟小芝麻姐姐學的。她們姐倆前兩年還跟著小芝麻姐姐一起投資分紅過呢。不過這會兒,琳姐兒頗有點擔心處理好了自家事務又去慈心會露了個臉的嫡母問起妹妹哪兒去了。
果不其然,王氏四下看了看沒見到曦姐兒就聞道:“你妹妹哪兒去了?”
琳姐兒按沈寄之前定下的調子答道:“母親,妹妹和小豆沙妹妹一起到清明表叔屋裏玩兒去了。”
王氏道:“哎呀,這不耽誤清明溫書麼?”傅清明雖然不是三月就得參加東山書院的入學試,但今年也要參加童生試的。這個王氏聽魏柏說起過。傅清明的身世除了長房和幺房,其他人也都不知道。王氏怕耽誤了他溫書,惹沈寄這個表姐不高興。
沈寄道:“沒事,要是耽誤他就不會招待她們,肯定給我送回來了。持己都說清明是塊讀書的好料子呢。”魏楹說傅清明雖然讀書的條件沒小包子哥倆好,但勝在肯吃苦能鑽研,以後會追上來的。今年參加童生試,如無意外一個秀才的功名是可以收入囊中的。那樣,他明年去參加東山書院的入學試,也多點分量。畢竟,秀才也不是大白菜,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