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解困(1 / 2)

不出襄和所料,她給皇上精心挑選的那幾個官員,私底下都串通好了怎麼謀劃賑災銀!

連監察官在收到足夠多的好處後,都默許了他們的做法,當然,監察官也在襄和的狩獵範圍內!

……

馮騅在襄和的授意下,放出風聲,要收購糧食,每日就摳搜出一點兒米供百姓充饑,百姓們認為馮騅是個貪官,對此怨聲載道。

這個時候收購糧食,不就是想高價賣給他們這些災民,真是心狠惡毒!

馮騅對這些流言蜚語充耳不聞,每日忙著歸置災民,沒見有什麼建樹,可卻躲的神龍見首不見尾!

頻頻有官員來請教馮騅賑災事宜,馮騅那時正好酒美人在懷,幹脆直接把賑災銀的調度權丟了出去,甚少過問此事。

這下子,貪婪者行事便更加方便。

他們原本還顧慮馮騅素有正直之名,可看到馮騅行事一日比一日荒唐,布粥也一日比一日寡淡,立即便放心不少!

看來馮騅也想趁機撈一筆!

而自馮騅放出風聲要收糧之後,陸陸續續有商船載著糧食來到溫州。

可馮騅不急著收購,而是等溫州聚集了眾多商船後,突然開倉放糧!

溫州乃多雨潮濕之地,商船們大老遠趕來,若再運回去,米糧便要發黴,且船隻來往是一筆大開銷,隻能就地賣掉。

因為賣家眾多,糧價壓的比平常還低一些!

而溫州的豪紳,大多都是衝著皇商決定權,才不惜代價陪馮騅宴飲取樂,因為欽差大臣一到,皇商之名易主是豪商們心照不宣的定律。

每每這時,上一年的皇商都要出血本,死死勾住新來的欽差,而有心角逐皇商的人自然也積極的很!

偏偏馮騅在外的形象極其貪心,又屢屢表現出對顏家不滿之意,這便如同在狼圈裏扔了塊肥肉,顏家和豪商們對馮騅更加賣力的討好!

而馮騅不愛金銀字畫,就喜好看人整理樓閣,尤其喜歡風雅的園子,所以,溫州的豪商們就此展開爭鬥,今兒他拆了角樓請馮騅指點,明兒他擴建庭院請馮騅一觀!

家裏施展不開,那便買地建蓋,就拚誰的樓閣水榭別樣風雅!

連堤壩都有人搶著修葺,就圖一個實用的同時還得好看!

如此一來,便需要大量的工人,溫州的難民一時間不愁無糧可吃,還可以掙到不少工錢,連代州的流民也聞訊而來討口飯吃!

很快,溫州便重建起來,因為馮騅先前所建樓閣成片,且雅致異常,引了很多富庶顯貴前來遊玩。

溫州牧為一舉煥發其風貌,幹脆畫舫不斷,夜火通明,請了各界名角來唱演,溫州一時人流不斷。

湧入大量人口,便又需擴建住所,城內房屋田地緊張,那便修葺農舍,一排排屋舍綿延卻不緊促,坐落在田邊、流水旁,自有一份田舍翁的野趣!

顯貴們為重建溫州出錢出力,馮騅也沒偷懶!

他趁機把貪汙賑災銀的官員拿下,卻意外的發現,正是因為這些蛀蟲把銀子藏了,賑災又用的大多是豪紳的金銀,反倒剩下不少!

馮騅連連稱讚襄和妙計,三分錢硬是用出了十分的效果,唯一不足之處,便是商船未到那幾日,因無糧可吃,溫州置困弱百姓的牛馬街,日日均有餓死的百姓。

襄和知道馮騅定然無法釋懷,便把統計的魚鱗冊給他看。

“此為何物?”

“是溫州百姓,因各種原因而逝所統計的亡冊,大人不妨看看。”襄和親自雙手呈上。

馮騅一目十行看完“怎會?怎會如此少眾,下官明明記得,各街道每日都有故去之人呐!”

襄和不答反問:“大人所說故去,有多少是見到屍體的?又有多少是隻知其不見,故而記入亡者之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