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把我小時穿過的舊衣服都找了出來,讓舅媽趁著天好先洗一洗。看著她們興高采烈的樣子直皺眉。姥姥拿著針線在縫小衣服“也不知道是男是女,都要事先準備好。”“你別準備了,生的是狐狸自己就帶毛,不需要衣服。”“你這孩子瞎說什麼呢?哪有當媽的這麼說自己的孩子!”“我說的是事實!”姥姥歎了口氣“我知道你心裏一直憋著氣,覺得姥姥擅自給你做主了,沒有經過你的同意!”我哼哼著“知道了還問。”姥姥放下了手裏的小衣服“阿喜呀,姥姥也是有私心的。拋開周若水不談,姥姥是真的想留下這個孩子,隻要不是陸鎮雲的,誰的都可以。”“姥姥,這是為什麼?”“我也是想讓白家有個後,等我死後也能有臉去見白家的人。”我看了看正在院子裏洗衣服的舅媽“你是不是覺得舅媽以後都不會有孩子了?”姥姥搖搖頭“是我們白家對不起她,讓她背著這個不能生育的名聲。”我一直以為是舅媽不能再生孩子了,被姥姥這麼一說,一下子我還反應不過來。“你知道你太姥爺為什麼到死都不原諒你太姑姥姥嗎?”“是因為她的丈夫毀了白家的聲譽。”“不完全是。”“難道還有別的原因嗎?”“阿喜,你先去把你舅媽叫進屋裏來。”

我和舅媽回到屋裏,坐到了炕頭。姥姥拉著舅媽的手“玉芬呀,媽這些年對不起你呀,讓你在這個家受苦了。”舅媽被姥姥這麼一說愣住了“媽,您快別這麼說,您和有才對我都挺好的,我知足。”“其實關於孩子的事…”姥姥還沒說完,舅媽就接了話“我知道,有才和我說過。”這下換成姥姥愣住了。“媽,我知道你一直不說是在擔心什麼,我愛的是有才,有沒有孩子都沒關係。有才他是個男人,在外麵不能沒有麵子矮人一頭。我一婦道人家,被人說幾句不痛不癢的沒事。”“玉芬呀,媽沒想到你是這麼通情達理呀。”姥姥感動的流下了眼淚。“姥姥,得不育的是舅舅?”搞了半天我才聽明白。“瞎說。”舅媽輕輕的拍了我屁股一下,難道又猜錯了?“媽,阿喜也快當母親了,你就和她說道說道吧。”我聽這話,就知道這裏麵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姥姥歎著氣“這事呀得從白家的祖先說起。那是唐太宗時期的事情了。”

原來白家祖上都是清貧之家。為了能夠改換門庭,族裏開始供適齡的男童讀書,從中選出優秀的孩子繼續供考科舉。白秉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白秉文父親去的早,隻留下了他和母親相依為命。一日白母病重,白秉文連夜去鎮上抓藥,回來的時候路過一間破廟正趕上天空下起瓢潑大雨。為了避雨白秉文就躲進了廟裏,在破廟的供桌下發現了一隻奄奄一息的狐狸。廟裏避雨的不光有白秉文,還有不少農夫壯漢。他們看到受傷的狐狸眼裏都冒著金光,當時的貴族都以穿裘皮為榮尤其是狐狸皮,一張好的皮子可以頂普通人家一年的口糧。幾個人商量了一下就決定去抓狐狸,白秉文不忍心就上前去勸說,結果被打了一頓。倒在地上的白秉文正好和狐狸四目相對,看著它流淚的眼睛,白秉文覺得這隻狐狸通人性,於是更加不忍心。趁他們不注意時,他抱起狐狸就跑。說起來也怪,白秉文一個文弱書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竟然抱著狐狸一口氣跑回了家。白秉文不僅給他母親煎藥還給狐狸也喂了藥。第二天村民就找到白秉文家鬧事,讓他把狐狸交出來,白秉文卻說天亮時就沒看見狐狸,大概是它自己走了。村民不信,翻遍了白家也沒找到,有的說是他偷偷賣了錢,開始翻箱倒櫃,可惜白秉文家窮的隻剩下點鍋碗瓢盆,連糧食都少的可憐,真是耗子來了都要含淚的離去。最後沒辦法,隻能警告他一番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