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連續下了三天的大雪終於停了,在現實中的江南很少會有沒過膝蓋的大雪,從處在半山腰的白石橋村往下望,真是銀裝一片,白的都有點恍眼。
鄭霄心疼的親了一下崔穎穎依舊發青的小臉,崔小穎靜靜地懶在鄭霄懷裏,這一次劫難讓她依舊有些忌憚,鄭霄安慰了許久,崔穎穎感覺才好了很多,生活從希望開始,小兩口子相互依偎著,夫妻同心,其力斷金,讓黑暗隨風而去,兩口子在被窩裏暗暗擊掌,相互鼓勵著,暢談起了初到大唐的新的人生征程。
小夫妻兩個的想法似乎都想到一起去了,初到大唐的兩個人可沒有超高的理想,隻希望先能過上年輕小地主的小康生活就滿足了,當然能使喚上幾個仆人也是一件美事,在現代雇仆人可想都不敢想,一個小保姆的工資能抵的過他們兩個人的了,在古代有了銀錢一個敲肩一個捶腿,真是舒服,如果再有多點銀錢,杭州現在的房價可沒有一萬多塊一個平方那樣嚇人,搞的好還能在杭州城搞套別墅住住,弄個後花園什麼的也不是一件難事。在唐朝初年,這樣的理想對他們兩個人的智商來說並不難,因為在現代人眼裏古代處處充滿著商機,況且現在正逢盛世初年,正是出點子賺銀子的好時機,當然也得慢慢來,在現實中一輩子都不可能的實現的事,或許在古代就能辦到。
白石橋村人口不多,但身處山中,積雪卻是最嚴重,村長秦老漢開始召集全村的男女老鄉開展除雪勞動,鄭霄這樣的體格自然成了掃雪隊伍的主力軍,而崔穎穎則留在秦老漢家中做起了後勤工作,反正也有秦雙兒妹子做伴,女人之間不稍一會兒就熟悉了。
鄭霄使勁呼吸了幾口新鮮空氣,難以想象在一千年後這裏早就被工廠給覆蓋了,也沒有這麼好的綠化植被。
鄭霄幹的很起勁,很快便融入了掃雪的大家庭中,白石橋村男人不多,跟在秦老漢身後賣力的也就隻有趙大柱和趙二柱兩員猛將,他們是親兄弟,自幼喪父,家有隻奉養一個老母,趙大柱服過兵役,有些拳腳,二柱一直在家,是個塌實的莊稼漢,雖然相對來說身高比現在人矮一點,但單單他們兩個卻生的相對高大,也確實有幾分力氣,鄭霄在秦老漢的介紹,三個人也立刻打成一片。
想不到掃雪也會有收獲,這讓鄭霄有些意外,隨著掃雪隊伍的逐漸深入,幾十個人開始散開,鄭霄開始獨自清掃起白石橋村後山的茶園,雨前龍井立春新茶稱為極品,這裏的茶園雖然及不上龍井,但在杭州茶市上卻也能賣個好價錢,瑞雪兆豐年,約莫兩寸左右的新雪蓋在剛剛冒起的嫩尖上卻有天然除蟲的好處,待到太陽一曬,那開春後準能賣個更好的價錢。
厚厚地積雪上出現一些野獸的腳印,想必一些野兔、山雞之類的動物定已出門來尋食,鄭霄正打算尋著腳印逮幾隻,吃點上好的野味,可沒想到的時,在茶園深處卻發現了一隻剛剛被凍死的上好野豬,這隻野豬體積很好,足有兩百斤重,鄭霄一個人搬動它還真有點難,鄭霄高興之餘立刻叫上了附近的趙家兩兄弟,三個人立刻抬著這頭大野豬到了秦老漢家。
根據秦老漢的估算,這頭大野豬如果折算成銀子在市麵上足成賣到五百文左右,野味鮮美,特別是現在即將年關,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年貨,別說這些野味,就是普通的雞鴨魚肉的價格都會有所上仰。
白石橋村的男丁不多,打獵的便也更少,鄭霄依靠著自己曾經在農村老家雪地捕兔子的經驗,還沒等雪融化前似乎能通過現在每天的捕獵來賺點小銀子貼補生活,這年頭就算獵殺一隻華南虎也不會有人來把你抓進監獄,反而會把你當成英雄。
今天撿到的這頭野豬鄭霄並沒有將它賣掉,初來白石橋村,鄭霄決定將野豬切塊分成這裏的村民以培養感情,畢竟以後還要常住。
秦老漢很稱讚鄭霄這種以大集體利益為重的思想,親自開刀,將野豬肉分成了二十塊分成了每家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