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八年,閏七月,皇帝巡塞外。
浩浩蕩蕩的隊伍再一次從京城出發,景莊同樣作為送行人員觀看者,他知道這樣的出行以後次數會很多。或許有一天,皇上覺得他身體也好了,想用他,就把他再拎出來,跟這些兄弟一樣,到處去溜達。
他不是皇帝的兒子,所以他跟安若可以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康熙皇帝養兒子,那真的就是容易養出問題來,太子屁股下的座位,那是咬人的,其他的兒子為了太子的位置,或者是想把太子給擠下去,都成了皇帝手上的刀。
這種情景之下,想要求兄友弟恭,還真的是笑話,大千歲跟太子年歲相差不多,又是皇帝親手撫養長大的,看看現在兩個人鬥的跟鬥雞眼似的。
景莊在朝臣眼裏,隻不過是個身體虛弱,又沒有什麼權勢的皇子阿哥,皇帝一走,他就直接關門閉客,找機會去莊子上休養生息。
而且莊子上還種著他的寶貴田地呢,基本上離開莊子回到京城之後,都命下人十天一報。
這麥子很快就要長成了,梁安若也在府裏收拾東西,打算麥子長成之前去莊子上生活。
不過這次會多帶一個人,就是讓四爺幫忙請的一位先生。
趙先生是一位舉人,後來寄情於山水也愛四處講學,所以就遲遲沒有科舉,這次被四爺請過來給景莊講課。景莊自然明白自己跟這個時代缺少了什麼,讓他一個人看書,可饒了他吧,他可沒有辦法,把通篇的文言文翻譯成自己所理解的意思。
而這位趙先生四處遊學獨愛講史書,這也正中景莊跟梁安若的下懷。
不僅是讀書使人明智,而且他們還要科普明末到清初這段歲月的史書,隻有這樣才能洞悉朝堂上的事情,因為他們兩個對明末清初這段曆史,更多的是從電視劇和野史上得來的。
就問問景莊對前麵幾位大清皇帝的理解,對努爾哈赤沒什麼印象,皇太極獨愛海蘭珠,順治帝獨愛董鄂妃,這就是他對這兩個皇帝最深刻的理解。梁安若那邊也是半斤對八兩,還有什麼,太後與攝政王之間的絕美愛情之類的,巴拉巴拉的。
這也就是他們兩個在私底下悄悄說說,若是被人聽到,還不羞死人了。
不僅如此,還要捋清楚現在朝堂上的這些官員背後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興起來的。總不能每一次出了事情之後,都要找人科普吧。
這趙先生也是奇人,他聽說十一阿哥要聽這段的史書,當時以為十一阿哥想釣魚執法,但是他也是心大的那種,絲毫不掩蓋自己對這些曆史的講述
從他身上,景莊能看到文人的那一種單純,或許也是因為這種單純才不太適合朝堂,也是因為這種單純,四爺把他介紹給自己。
當然,除了文人的單純之外,還有一股固執,那就是上課的時候,福晉不要在旁邊轉。覺得這是聖人書,不可女子玷汙。
梁安若都懵了,腦子一瞬間都想不出什麼話來反駁。
“這樣吧,等我學會了回去給你講,給你講重點!”將梁安若哄好之後,這位趙先生就給他講了牝雞司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