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開始改變(2 / 2)

為了以防萬一,梁安若還是覺得有必要去針對於這兩種藥物進行研製的。當然,現階段還是要做一些針對於燒傷的創傷膏更簡單一些,從簡單出手,慢慢的再挑戰高難度才是梁安若的性格。

而弘旬除了日常的開蒙之外,更多的就是從他爹那裏學一點,從他娘那裏再學一點。兩人覺得孩子聰明,而且現在年齡也不大,不必要這麼辛苦自己約束自己,身份就擺在那裏,對啥感興趣,那就學什麼,其他的懂一點就好。

所以看到兒子,對什麼感興趣,兩個人興致勃勃的就給他進行講解。這就導致了弘旬在這個時代的發展必定是不太正常的,因為他的爹媽就跟別人不一樣。也萬幸他爹媽給了他一個非常好的出身,否則弘旬以後會鬱悶死的。

而這種感覺,弘旬在自己回京上學的時候,就徹底感覺到了,他與九叔家的堂弟年齡相仿,但是兩個人學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慢慢接觸發現隻有他是那個與眾不同的。人家啟蒙就是三百千,還有儒家的經典教義,他的啟蒙全都是各種爹娘講的人生小故事,外加一些武器和藥材圖譜。

就比如上課的時候,夫子在上麵講考經,順便拓展關於二十四孝的故事,弘旬聽了都有些嗤之以鼻,“孝道”既要講究“孝”,也要講究“道”,在弘旬看來,有些孝,是不講究道,不符合現在的倫理。什麼郭巨埋兒、刻木事親,好好的男兒不講究如何去掙錢務工養活一家老小,反而需要將兒子埋掉才能撫養母親,真的是可笑,就這樣的還是孝順?還有將妻子娶回家之後,因為思念雙親天天就擺弄著木像,哭喪著臉,不維持夫妻關係,在弘旬看來,這簡直就是顧頭不顧尾。什麼時候思念雙親,變成是夫妻和睦的對立麵?這麼個廢物男人無法在二者之間平衡,而被旁人稱作為孝子,真的是可笑至極。

但是弘旬沒有大張旗鼓的說出來,畢竟他爹媽教過他,有的時候夫子說錯了,那是正常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呢。堅持自己的本心才是正確的。

所以,不同歸不同,弘旬還是融入到了這些堂兄弟姐妹之中,因為在這裏的都是些小爺,都是天驕之子,有不同那是正常的,像模子一樣生出來的,那才叫異類。

這幾年不是沒回京城,主要是回到京城呆的時間太短了,也算是他們一家三口正式的住回京城。

夫妻兩個這幾年在外麵呆的,那可叫一個爽,兵工廠離得本來就遠,規劃後的藥廠離著京城也不近,兩個人來興致了,甚至帶著兒子騎著這馬去天津衛那邊,玩了一圈再回來吧,美其名曰要帶孩子看看大海。

這次回來主要是四爺準備動手了,最先針對的就是準噶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