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肅相信就算真的有那麼一個姑娘去了林如海跟前,林如海也不可能在楊老夫人孝期跟人發展出一點什麼來,隻是其中涉及到了甄家,陳肅反射性地就往陰私上麵想。
先不說別的,榮國府大姑奶奶怎麼就能從甄家人的描述中,確定那位曾經出現在她家的姑娘,就是去投奔了林如海的姑娘呢?
旁的都不論,這大姑奶奶在夫家的日子可不算好過,聽說連管家權都丟了,差點連一兒一女連帶著自己都丟了命,恐怕就算真的有過那麼一個親戚家的姑娘找上門,她連麵兒都沒見過呢,怎麼可能光是聽真家人的描述,就確定了人家的身份?
反正從大姑奶奶這邊論起來,陳肅寧願相信是大姑奶奶見不得她的日子好過,存心給她添堵的。
而且賈代善的態度也十分可疑,按理來說,這樣稍稍帶有一點桃色的事件,賈代善作為嶽父至少應該確認過後再跟陳肅說的,而且不該由他來開口,這種事情可是屬於內宅事務,應該由史氏來說才算正常。
陳肅沉吟片刻,在給賈代善的回信中,先是質疑了那位姑娘的真實身份,然後又說懷疑甄家在其中做了什麼,再來就是說自己相信林如海的人品,最後幹脆質疑整個事件的真偽。
突然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過年的喜悅多少要打一點折扣,幸好有十九郎的笑臉來治愈陳肅,不然陳肅覺得自己該鬧了。
蘇影從榮國府回來就擔心陳肅的心情和舉動,所以難免暗中把從榮國府打聽來的消息告訴前頭的管家。而管家固然也相信林如海的品性,可終究信不過那個突然冒出來投親的“表姑娘”,要知道林家雖然四代單傳叫人無比擔憂傳承,可自家人都知道林家已經好幾代人的後宅都十分幹淨,到了林如海這裏,他成親以前甚至連通房都沒有,楊老夫人甚至還擔憂過他過不來洞房花燭夜。
所以,在管家這樣的林家老人的眼中,林如海那就是一塊唐僧肉,偏生他在男女之事和內宅陰私上麵十分欠缺了解,也難怪管家擔心林如海被騙了。
而榮國府那邊,陳肅把那個“表姑娘”的事兒這麼一升華,賈代善就不得不為陳肅收拾這一攤子事兒,畢竟林家眼下靠著榮國府的麵子居多,同樣也比榮國府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攻訐。
等正月剛過,周媽媽就帶來了林如海的信和姑蘇的消息。
周媽媽先是一路拉著蘇影的手不放,將陳肅的近況問了個遍,當然,其中的重點還是在十九郎身上。
等到了陳肅跟前,她先是仔細端詳陳肅的麵色和身形,發現她確實過得不錯,這才鬆了一口氣,轉而說起了林如海回姑蘇遇上日常。
然後,重點就來了。
“老爺確實收留了一位表姑娘,隻是老爺自己在家守孝,表姑娘一個單身女子不好直接住進老宅,便把表姑娘托付給了族人家照看。”
這是在給林如海表功呢,陳肅十分配合地緩和了臉色,這才問道:“聽說表姑娘中間還承了甄家人的情,老爺可有什麼表示沒有?”
周媽媽見陳肅拎得清,當下更是絲毫不隱瞞,把所有的事情都說了出來:
“那位表姑娘確實是跟甄家人同路到了姑蘇,那位甄士隱老爺也是個舉人出身,跟老爺聊得來。聽甄老爺家的封太太講,他們家世居杭州,跟宮裏那位甄嬪乃是同族,輩分上還要高宮裏的娘娘一輩呢。”
“遷居蘇州也是受了高僧指點,好求子嗣,他家就住在距離老宅三條街的葫蘆廟邊上,跟老爺時常有書信往來。”
“至於救了表姑娘的,卻不是甄士隱老爺手裏的人,乃是受本家甄應嘉老爺的指派護送甄士隱老爺的下人,旁的我老婆子也打聽不到,表姑娘身邊也就一個奶媽媽和一個剛剛梳頭的小丫鬟,一路上表姑娘跟那小丫鬟都是做男孩兒打扮,卻依舊走得艱難……”
“後來老爺仔細問過甄士隱老爺,他是看著表姑娘差點被客棧趕出門去,這才動了一點惻隱之心,問過表姑娘的去處,發現表姑娘正好也要去姑蘇,便邀請表姑娘三人同路。”
“老爺其實也不確定那位表姑娘就真的是親戚了,隻是一個姑娘家帶著一老一少地從千裏之外趕過來,又是被旁人送過來的,他總要有些表示,所以派人幫著甄士隱老爺安頓了下來,又給幾個救了表姑娘的下人一人二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