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族人和表妹(1 / 1)

京城的確不太安全了,尤其是對榮國府這樣原本屬於東宮的勢力,但已經被別人察覺到了生出異心的勢力來說,所以單單陳肅這樣一個需要下江南的出嫁女,還真不能讓身為族長的賈敬也順路護送一程。

如果非要較真的話,賈敬、賈赦和賈政兄弟三個,恐怕唯有賈政跟陳肅處於同一位置,因為他們一個是出嫁女本身就管不了娘家如何,一個隻是個次子,在前頭還立著嫡長子的情況下,身份地位與庶子沒什麼區別。

哦,也不是真的一點區別也沒有,至少將來賈政還能分到親娘史氏的私房和嫁妝,而庶子們是沒有資格染指嫡母私產和嫁妝的,除非嫡母沒有生下嫡子。

陳肅對這些事情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賈家幾個爺們兒送她一路還有不少算計,可林如海看得出來,至少賈敬和賈赦算是出來避難來了。但他不可能因此對賈家存有什麼看法,畢竟世情就是如此,而且兩家還是姻親,他在一定程度上依舊需要賈家的提攜。

林家守孝不能宴客,但同族之間的走動可不能避免,尤其林家旁支都希望跟林如海打好關係,以期能重新定義嫡支和旁係的關係,把祭祖的事情給確定下來。

陳肅作為一個現代人,對祭祖一事也不是沒有絲毫了解,至少她知道每年七月十五、大年初一等節日需要上墳燒紙。

隻是,聽多了什麼“族譜另開一頁”的段子,她不免有些好奇地問林如海道:“既然當初因為一些不能和解的原因搞得旁係不能祭祖,當真就沒有族人想過分宗?”

原本陳肅想問這些年來那些族人就沒有想過自己另外組織祭祖活動,但轉念想到了榮寧二府,哪怕開國以來榮寧二府權勢不減,但很少回金陵關照族人,但金陵的族人依舊對榮寧二府巴結不已,這其中除了血緣關係,顯然榮寧二府的權勢更加管用。

果然,林如海聽後直接嗤笑出聲:“若是這些個族人當真有那等魄力,恐怕咱們嫡支跟他們之間的恩怨早就化解了,何必等到這百多年後?!”

林如海失望地搖搖頭,對陳肅道:“敏兒,林家這些個旁支名義上宣傳著自家乃是耕讀之家,實際上大多還不如村中富戶過得舒坦,也就是母親當年念著父親英年早逝而我獨木難支,選了幾個看起來有資質的族人資助,恐怕如今咱們見到的隻是一群農戶了。”

陳肅是真沒想到那些旁支的日子竟然過得這麼慘,也難怪去年那幾個上京趕考的小子直接住進了林家,對林如海十分恭敬了。

實際上,經曆過一年的守孝時間,林如海的收獲也不少。

以前他單單知道自己是侯府子孫,到了他這一輩因為爵位已經承襲完畢,若是不能立起來就會家道中落,所以讀書科舉乃是最便捷的保全家產的法子。但對於家道中落之後,子孫後代到底會淪落到什麼地步,那可真是一點概念也沒有,甚至在親娘逼著他讀書的時候,他暗中還起過不少叛逆的心思,隻是沒有付諸行動罷了。

可自從在老宅住了這麼一年的功夫,仔細了解過了旁支們的生活,他才知道慶幸自己當初生出懈怠之心的時候即使把心思拉了回來,不然那些旁支的今日,恐怕也是他的今日。

林如海的後怕陳肅可一點不知道,不過她還是問道:“那咱們如今是要完全跟旁支和解了?”

林如海卻不禁失笑,道:“當然不是,族中已經有一些做著六七品小官之人,又有幾個讀書的好苗子,再加上咱們的態度也緩和了不少,這樣的程度便夠了,再多,恐怕有些人就要蹬鼻子上臉了。”

升米恩鬥米仇的故事陳肅可不陌生,當下便明白自己該拿什麼態度來麵對那些旁支族人了。

不過,還有一個人陳肅必須過問:“那位表姑娘到底是不是咱們家的親戚啊?榮國府那邊的調查結果隻說那陶家確實有一個十歲出頭的姑娘父母雙亡,在家產被族人盡數霸占之後,帶著一個老媽媽和一個小丫頭離家出走了。我大姐夫的族人也確實遇上過一個據說主家姓陶的下人上門求助被趕了出去,隻是眼下這位陶表妹到底是不是那個從陶家離家出走的人,誰也拿不準。”

想起被安排在族人家裏的陶家表妹,林如海也忍不住歎氣道:“是呀,嶽父派人都查不出眼下咱們知道的這個陶表妹到底是不是真的陶家表妹,我隻感覺若是陶家表妹真被人換了,這幕後之人怕是所圖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