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夜裏沒敢繼續帶著十九郎睡,而是把孩子送去了陳肅那邊,然而哪怕他自己提前喝了一碗安神湯,睡夢中依舊做了一些五光十色的夢,可夢醒什麼也沒有,隻有一身汗水和心頭仿佛壓著大石頭一樣的沉重感告訴他,那絕不是一個好夢。
而陳肅已經想好了,她站的位置不算低,就算沒有改天換地的本事,但潛移默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是輕而易舉,比如,在林家和她的莊子裏先教人讀書識字。
當然,這一點實施起來也不算容易,畢竟莊子裏的人都有田地要伺候著,隻有少數農閑時候才有心思考慮其他事情,而一年到頭,一個農戶真正能歇息長一點的時機,也就隻有冬季天冷的時候。
而且眼下陳肅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沒有,先前交上來的賬本重新整理過後,裏麵肯定暴露了不少問題,中飽私囊的莊頭或者管事有的雖然已經將貪汙的部分補了回來,可還有人偏要頂風作案,小看了她也小看了其他莊頭和管事。
所以陳肅一邊處理這些中飽私囊之事,一邊還要找人調查各個莊頭和管事們的行事風格,若是有仗勢欺人之舉,她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林如海一大早就去了書房重新翻看史書,陳肅雖然覺得他這樣做沒什麼意義,但也理解他,畢竟不是誰都能在三觀盡碎之後,還能盡快調解好自己的情緒,重新去尋找答案的。
而陶表妹最近已經接手了自己所住院子的管理權,但因為人員不多且林家調教下人的手段不錯,所以日常也就隻有翻看她那幾頁紙的冊子看。
陶媽媽看她漸漸變得有些失落,便忍不住鼓動她多往正院陳肅跟前走走。
“也不求太太能您時刻帶在身邊,但至少您要參與諸如端午節前準備粽子那樣的一些小事。”
就這樣,陶表妹聽了自家乳娘的話經常到陳肅跟前晃,而陳肅看賬本的時候又不能給她看看,隻能稍微教授一點算術,過後不免憂愁陶表妹的文化課和女紅課程。
周媽媽見她如此,也過來出主意道:“林家的嬤嬤不少,教授表姑娘一些粗淺的規矩那是綽綽有餘,太太不妨再從家裏繡房調一位繡娘過去教授表姑娘針線活計,如此,等孝期過了,表姑娘差不多便能開始接觸官家的事情了,到時候咱們回榮國府請教請教老太太,她老人機肯定知道咱們應該做到什麼地步。”
陳肅一想也是,便把這個事情交給周媽媽辦理,周媽媽在開口說這些話以前就想好了人選,林管家的次子媳婦正好合適。
林二家的原本也是從楊老夫人院子裏出來的一等丫鬟,若是放在別家,說不定就給自己的爺們兒做妾室通房了,可林家從來就沒有這樣的道理,老母親院子裏的侍女,是萬萬不能進了兒子房裏做妾室通房的!
跟小林管家不同,林二這個跟小林管家一母同胞所生的弟弟更加喜歡往外頭跑,所以目前他做的事情就是幫著林如海巡視家裏的產業。
而林二家的已經有意往正院裏使勁兒,估計打著頂替周媽媽,做內管家的主意。
周媽媽也知道自己終究比不得年輕人,但也沒有不戰而退的道理,所以將林二家的使喚過去教授陶表妹規矩禮儀,也算是對她的考驗。
又成功地甩了一件事情,陳肅興致大漲地再次翻開賬本努力察看了起來。
而書房裏的林如海已經從最開始的失態,情緒已經緩和了不少。
說到底,陳肅所說的關於土地和農民之間的關係,他這樣的讀書人本該早就從史書中知道了的,隻是從前鮮少有人往那個方麵想,所以猝不及防之下才有些心神失守。
然而,這的確是個無解的難題,除非當初王莽篡漢之後真的把全部土地收歸朝廷所有,且禁止隨意買賣,不然這個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可惜啊,自從科舉誕生以來,這一點火星子也熄滅了,沒有哪家的朝廷敢再次啟用王莽的哪一條政策,甚至對讀書人還必須越發優待,才能緩解一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