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進展不順(1 / 1)

東安郡王府世子遭此大難,就是宮裏的當今得到消息也不由得加重了病情,身體狀況越發糟糕,好在他並沒有遷怒東安郡王府,但已經得知當今為了東安郡王府操勞的東安郡王夫妻倆卻不能一點表示也沒有,所以東安郡王留下王妃照看世子,自己則拖著盡力掩飾但依舊能看出滿身疲憊的身軀向當今賠罪。

當今當然是真的沒有記恨東安郡王府,除開東安郡王府父子倆為他和先義忠親王的犧牲,他們父子倆還是他在宗室裏堅定的支持者,於是當今直接接過了東安郡王府世子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有眼睛的人都知道不同尋常,眼下朕有餘力去幫你追查一番,你隻管好生看護那孩子,等著他康複吧。”

東安郡王是個十分聽勸的人,尤其是針對當今的勸說,那必定是毫不猶豫就答應的,所以進宮的時候他還愁眉不展一身疲憊,出宮的時候已經是一片陰霾盡掃,還帶著一大批上好的藥材。

而當今在東安郡王走了之後,立刻就陰沉著臉,在心裏把他那幾個兒子重新盤算了一遍。在權力的深淵裏沉浮多年的他有一種直覺,東安郡王府世子這一次的災難,完全就是他某個膽大包天的兒子搞出來的。

首先被排除的是九皇子,他私下裏有些小動作,也曾多次移花接木坑害過幾個兄弟,但絕沒有膽子直接對宗室宗親動手。

至於七皇子跟甄貴妃的兩個兒子,他們倒是膽大包天大肆收買拉攏朝臣,甚至宗室裏也有不少人暗中站隊,但越是這樣的時候,他們就越不會輕易對宗室動手,畢竟一切都還乾坤未定,這個時候針對宗室,那簡直是腦子有坑的人才做得出來的事情。

可其他皇子都顯得很低調,或者說十分平庸,怕沒有本事直接帶走一位郡王府世子,還將人重傷之後放回去,而不是選擇滅口。

當今一點頭緒也沒有,林府就更加不敢有絲毫的動作了,畢竟宮裏都開始插手了,他們哪裏敢如此頭鐵地主動撞上去。

林如海沒有去打聽事情的進展如何,可朝會的時候刑部和大理寺正好被當今當朝問話,他們就是不想知道都不行了。

當天世子出門是為了去看望那個外室和孩子,所以隨身帶著的人不多,隻有一個長隨和兩個侍衛。

可眼下世子倒算是平安回來了,他的長隨和侍衛三人可一點影子都沒見著,城裏城外都已經開始了第一次搜索,連跟毛都沒見著,眼下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世子那邊了,刑部尚書和大理寺卿真是恨不得自己會醫術,好把世子給救醒,然後詢問世子他消失的一天一夜裏到底遭遇了些什麼。

刑部聯合大理寺在發現世子的地方二裏地的範圍內搜了又搜,可就是沒能找到什麼有用的線索。

若是一般人想要隱藏自己的行跡,那麼就該把世子扔到偏僻但又有人通過的地方,而不是將人扔到一個鬧市區,就是那種雞鳴之後就開始有人活動的地方。

大理寺聯合刑部問過了第一批給世子診脈的大夫,並沒有在世子身上發現什麼挨過凍受過涼的跡象,說明他受傷被扔前後環境不錯,而且被扔後不久就被人發現了,然後很快地被送回了東安郡王府。

至於第一個發現世子的人,他雖然先看見了地上有人,還聞到了血腥味,但並不是單獨行動,他家有兄弟三個,也就前後腳出門,三人都沒有作案的時機。

所以,案子就這樣僵持在了這裏。

當今雖然十分不滿刑部和大理寺的進度,但他手底下派出去的人也一無所獲,所以隻能催促刑部和大理寺加緊辦案,轉頭他便隨意找了個借口把幾個兒子全部禁足抄書,不讓他們有時間搞東搞西。

林如海下值之後就把這件事情跟陳肅和十九郎一說,隻可惜陳肅自己本就不擅長推理,而十九郎則是因為眼下身在翰林院,不方便做什麼,所以隻能聽聽就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