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有女百家求,程家人一時挑花了眼,久久定不下來。
青州府知府的兒子也在其列,知府這個兒子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勉強有個秀才功名。
他爺爺不想孫女兒嫁入知府家,更不想讓孫女嫁給這麼一個隻會貪圖享樂的草包。
可青州知府相當於是青州府的土皇帝,強龍不壓地頭蛇,否則將麻煩不斷。
不好直接拒絕青州知府的提親,程員外便對外宣稱道,程家嫡女至少要嫁個舉人。
他爺爺心知憑那草包的能力,定然考不上舉人,才有此一說,想讓青州知府知難而退,誰知知府想到的不是放棄,而是幫著兒子買通鄉試官員,換取他人試卷來獲得舉人功名。
程致信當然也不想自己妹妹嫁給這麼一個比他還敗類的敗類。
李勒傑這個人他了解過,文采與他相差十萬八千裏,他都沒考上舉人,他怎麼可能考得上?而且還名列前茅!
他懷疑其中有貓膩,便差人暗地跟蹤知府兒子李勒傑。
由於青雲縣城緊挨著青州府城,青州府的貢院選址時便不小心選在了青雲縣內。
鄉試貢院設立在青雲縣,實際離知府衙門卻有一個時辰的路程。
知府兒子嫌車馬顛簸,又享受在青雲縣無人管束的生活。
鄉試後,便一直留在青雲縣等著放榜,每日賞景會友,吟詩作樂,至今未回青州府城。
今日,他派去的人便聽到醉酒的知府兒子李勒傑說出了換卷真相。
李知府幫兒子買通眷錄人,讓他抄錄朱卷時,遇到好的試卷,便幫李勒傑照著那張墨卷抄寫一份,並寫上李勒傑的名字,被抄的原試卷則抽出毀掉,再將他兒子的試卷悄悄換進墨卷裏。
三場考試,每一張考卷,李勒傑上交的都是無名無姓的卷子。
眷錄人每抄到一份好卷子,便偷偷揭開封釘,給他重抄一份後,毀掉原卷,將重抄的寫有李勒傑信息的試卷放進去,再重新封裝起來。
也就是說受害人不止郭禮一個,除了郭禮,應該還有另外兩人也被這麼換了試卷
許縣令聽完沉默了,竟然有人能想到這種舞弊方式,還讓他做成了!
他也聽說青州知府要和槐安鎮程家議親的事。
他一開始沒當回事,畢竟前世知府兒子李勒傑最後也沒能娶上程家女。
卻不知今生還能因這親事弄出科舉舞弊這檔子事來。
他記得前世李勒傑也中了舉人,該不會也是換了他人的試卷才中的吧?
這案子原本他還不想接,現在有郭玉姝給的壓力,案子還涉及程家,他不接不行。
他心裏默默問了係統一句,“二五零,能不能幫我算一下審這個案子的吉凶?”
他識海裏的二五零當真有模有樣的掐起了手指,不多時便回道:“吉!”
許縣令心中大喜,苦主和人證皆有,隻差一個物證,隻要程家肯幫他,想必也會進展順利。
許縣令摸了摸驚堂木,沒摸到,才想起驚堂木被他放遠了。
眾人皆看著他,等他的決定,他抬手摸了摸短須,緩解尷尬,道:“我已知曉案情,定會盡力查明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