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皇帝大怒(1 / 2)

所以,程家至今行事皆是小心翼翼,隻盼宮中的皇後日子能好過些。

行軍在外的大將軍莫被克扣糧餉。

如今槐安鎮程家但凡遇上涉及朝政的事,都是能避則避,在槐安鎮做做善事,已是極限。

這場科舉舞弊案關係著他程家女的一生。

程家卻不能帶頭揭穿,以免引來當今猜疑,隻得走迂回路線。

這迂回路線便是讓青雲縣令打頭,程家隻打算在其中當一個受了委托不為人知的送信人,幫他將湊請的折子順利送到當今聖上手中。

隻要許縣令肯出這個頭,以他之名湊寫折子,折子和證據一到皇帝手中,便沒他們什麼事了。

得到程致信的答複,許縣令放下心來。

這件事隻要驚動了當今,事情便好辦了。

沒兩天,郭禮拿到了自己卷子,果然少了策論那一場卷子。

分發下去的考卷,也剩下三份隻寫了寥寥數語,便沒有任何信息的考卷。

毫無意外,三份考卷的字跡一樣,一看便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許縣令找來了所有丟失考卷的學子,連同郭禮在內,不多不少,剛好三個。

另外兩人鄉試落榜本已心灰意冷,發現考卷丟失了一份並不在意。

許是送卷人送卷途中丟失也不一定。

可縣令卻讓人找了他們,說讓他們重寫考卷。

難道他們的考卷是在封釘之前丟失的?

所以給他們機會重新答題?

若是這樣,他們是不是還有可能有中舉的機會。

他們考完試已對過答案,那時便覺得自己應該能中,所以發現鄉試榜上無名時才會接受無能。

他們對過答案,重考一次,定然會比鄉試場上考得更好!

他們正高興著,誰知他們準備動筆時,縣令大人卻開口警告道:“你們最好按照原來的卷子原原本本複刻出來,否則,本官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們,若是複原度過低,就算你們的答案再準確,也拿不到你們想要的東西,若是老老實實複原試題,或許還有機會,撈個,舉人。”

最後“舉人”二字,許縣令加重了語氣,兩個學子聽得心頭一顫。

他們的試卷能被眷錄人看上,並助李勒傑考上舉人,文采定然不差,也是聰明人。

瞬間明白了這其中定不是他們原先以為的卷子丟失那麼簡單。

三人第二次做題,幾乎不用多加思考,不過一天的時間,三份複寫考卷便全都交到了許縣令手上,

青雲縣距離京城不過半日的功夫,當夜,程家便拿著許縣令的折子與其一個木盒快馬加鞭送進了京城。

折子發出的第二天,皇帝便在朝堂上收到了禦史台呈上的折子和木盒。

皇帝看了折子和木盒裏的三份複寫卷和三份無名卷,當場勃然大怒,絲毫不給百官反應,立即派親信拿著三份複寫的考卷去禮部查找青州府的鄉試考卷。

這一查,果然查找出了三份寫著“李勒傑”的名字卻和木盒裏的三份名字不同的試卷高度吻合的卷子。

皇帝對比那六份試卷,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事實如同青雲縣縣令所說,當真是有人膽大包天,占用他人卷子才獲得舉人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