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大興山上的周遼望著山下對峙的兩支軍隊不禁為程遠誌默哀。他的下場周遼早就知道了,那又有什麼辦法呢,天要下雨,人要作死,隨他去吧。
山下,程遠誌一揮刀,道:“我乃是大賢良師麾下大將程遠誌,奉大賢良師之命統兵五萬來取涿郡,你們不是我的對手,不想死就投降”。劉備道:“哼,反國逆賊,人人得而誅之,何不早降”。程遠誌大怒,道:“誰給我砍了那個大耳朵的家夥”。話音剛落,身旁的副將鄧茂挺槍拍馬出戰。見到大耳賊軍中一個黑臉將軍(當然就是張飛了)出戰,勒馬橫搶,道:“我乃是大賢良師麾下大將程遠誌麾下副將鄧茂,你是何…”。話還未說完,張飛已經衝到他近前,一矛把他挑於馬下。山上的周遼,歎了口氣,曆史的車輪果然滾滾向前,擋都擋不住,遠誌哥,我先撤,你掩護。然後頭也不回的向遠處逃去。
“竟敢殺我大將,狗賊受死”。山下的程遠誌見鄧茂被殺,不禁大怒,揮刀直奔張飛而來。“三弟,這個交給我”話音剛落,關二哥策馬殺出,一刀向程遠誌劈了下來,程遠誌是遇強則強,居然撐了五個回合才被斬於馬下,想必可以含笑九泉了。黃巾軍畢竟是由農夫組織起來的軍隊,一見主將被斬,全都大驚失色,無心再戰。劉備遣軍一擊,立刻土崩瓦解,潰不成軍,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這是一場很小的戰鬥,但十分悲壯。公元184年,偉大農民起義軍將領程遠誌受到了人多勢眾(五百人,夠人多勢眾吧)的封建軍隊的殘酷鎮壓。在他的好基友,革命同誌鄧茂犧牲的情況下,他英勇不屈的抵抗。當封建王朝的走狗,手上沾滿了起義者鮮血的儈子手大耳賊對他提出招降時,他不禁想起了大賢良師的教導,想起了百萬階級兄弟和革命同誌仍在浴血奮戰,於是他義正言辭的斷然拒絕了大耳賊的要求,與封建軍隊展開了殊死決戰,最終被敵人殘忍的殺害於大興山下。享年大概三十多歲(不好意思,沒查著)。更重要的是,他周遼跑路贏得了時間(雖然不長)。讓我們這麼偉大的革命鬥士默哀三秒,默哀完了繼續看下麵的故事。
擊潰了黃巾軍後,劉備三兄弟聲名大噪。回城後太守劉焉親自為他們擺酒慶功。第二日,青州刺史龔景派人持碟文來,言說青州黃巾黨肆虐,涿郡發兵相救,劉焉乃令校尉鄒靖與劉備三人領兵五千,前去支援,此處不表。
此時,距涿郡數十裏外的一片森林內,一個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想必是已經死了。不遠外,一條野狗路過,看到了躺在地上的人,便蹲在那裏觀察了一陣,沒發現有什麼異樣。於是靠近死屍,準備享受美餐,當他走到死屍身邊,正準備大快朵頤時,那具“死屍”突然暴起,扼住了野狗的喉嚨,野狗拚命掙紮,但越是掙紮那人勒得越緊,最終這隻小狗狗不甘心的蹬了蹬腿,死翹翹了。不錯,這個扮演死屍的家夥就是周遼,他正在準備晚飯,雖說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但這隻狗居然想吃掉自己,那自己也不介意用它來填飽肚子。周遼捕到了狗,拔毛,剝皮,洗淨,然後開始燒烤。“烤雞翅膀啊,我喜歡吃…”。周遼一邊哼著歌,一邊烤著肉,開始為以後做打算,他明白,現在不是長久之計,東漢末年,兵連禍結,自己如果想做個良民,估計活不了幾天。要不去投靠一方諸侯,也不好,自己名不見經傳,不會有人重視的。正想著,突然聽到了聲音,從聲音看有不少人,周遼一躍而起,把剛剛烤熟的狗肉藏到了背後,仔細一瞧,卻發現是楊三寶。
楊三寶看到周遼,驚喜道:“軍師,是你”。然後又一副悲憤的表情,說道:“將軍他,將軍他…”。
“我已經知道了,哎,將軍是好樣的,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周遼從眼睛裏擠了幾滴眼淚,道:“將軍都死了,咱們還是把行李分了,你回你的高老莊,我回我的流沙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