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在報告中,諄諄提醒,把聖賢教誨放在心中,就與聖賢心心相應;能夠把聖賢風範力行實踐到自己的生活中,我們便與聖賢無二無別。言為心聲,語境心境,樸實無華,醇厚世情,含攝道義,我輩學人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心境置換成聖賢心,那是入寶山而空手回,遇到聖賢,當麵錯過,枉負聖賢與博士同心同誌之宣說演繹,更辜負一世為人,豈不哀哉可傷?

“業精於勤,荒於嬉”,勿再慨歎“一事無成人漸老,一錢不值何消說”!過去成為曆史,未來還沒有來到,隻有今天可以把握;而未來的明天,是由一個個的今天構成,欲知明日結果,還看今朝造作,可不慎乎?

博士又教誡我們,什麼事情,隻要肯做,無有不至者。這是自己的事情,求人難,求自己簡單,大道至簡,何故還在因循守舊、固步難前?道業未成,無常至速!豈可再悠悠放任,蹉跎一生?不能夠成聖成賢,是誌願不堅。願我輩學人、同仁以及諸位有緣朋友、家門弟子,遵規守訓,孝悌和順,立誌聖賢,一心向道,勉力精勤,切勿再誤!圓滿成就,即在當下,所謂“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們相信,《〈朱子治家格言〉研習報告》之成書,一定對導正人心、和諧社會大有裨益,因其字裏行間,處處都是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有緣者學之,不僅修身齊家,也會治國平天下,乃至實現社會之和諧。

印光祖師遺訓:若欲挽回世道人心,唯靠推動因果教育。安士先生曰:“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大亂之道也。”當代大德也常以各位祖師之遺訓教化社會人心,效果顯著。

《朱子治家格言》,雖隻有《弟子規》一半的篇幅,卻圓滿地明發修身乃齊家治平之本,不僅是儒家最好的一篇道德教育教材,更難得的,是其中道理都滲透著因果報應理念,且句句朗朗上口,便於讀誦受持。

作為一篇深受推崇的優秀家訓,可惜的是書店裏或市麵上很難見到其講解、易解書籍,或者光盤。鍾博士2009年9月在國內用普通話講解20個小時之後,反響非常好,12月初又應邀在香港用粵語講解一遍,許多人聽了鍾博士《朱子治家格言》的講解,非常歡喜,有要刻碟的,有要等書稿整理之後印書的,還有的朋友希望能有一本《朱子治家格言》的易解。古德雲“一時勸人以言,百世勸人以書”,為饗讀者,我們不揣淺陋,盡快將博士的講解打印校對,整理編輯成本書《〈朱子治家格言〉研習報告》,並根據本研習報告整理了一篇一萬字的《〈朱子治家格言〉易解》。由於時間有限,更是德能不足,一定會有疏漏,請各位朋友多多包涵,並真誠期望仁者、大德不吝賜教,無限感恩。

--編者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