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2月15日,印度尼西亞共產黨成立起義委員會,作出於1926年6月20日發動武裝起義的決定。但是由於領導人丹馬拉卡但建立了印度尼西亞共和黨,從共產黨隊伍中分裂出去,起義隻好推遲。1926年11月12日,全國性的武裝起義爆發。12月上旬印度尼西亞共產黨中央多數領導人即被捕,起義漸漸被鎮壓下去。這次起義給荷蘭殖民統治以沉重打擊。荷蘭殖民當局宣布印度尼西亞共產黨被宣布為“非法”政黨,取締組織,殺害大批黨派領袖。一時間,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遭受嚴重損失,被迫轉入地下。
然而,即使荷蘭殖民者再如何鎮壓,印尼人民抗爭荷蘭殖民者的決心卻被喚醒了。1927年7月4日,代表印度尼西亞民族資產階級的印度尼西亞民族聯盟成立,翌年改名“印度尼西亞民族黨”,引導者是蘇加諾。
蘇加諾出身上層家庭,父親是封建貴族出身的小學教師,母親是巴利島的婆羅門。如此良好的家庭背景讓蘇加諾得以接觸到當時許多這名人士。1916年,蘇加諾在泗水荷蘭中學讀書,寄宿在父親的好友、著名的民族主義者佐克羅阿米諾托家中。當其他中學生還在懵懂而迷茫地憧憬生活的時候,蘇加諾已經認識了當時領導印度尼西亞民族運動的一些重要政治領袖,並且閱讀大量偉人傳記和他們的著作,頭腦中已經開始形成了鮮明的政治思想了。
1921年,蘇加諾進入萬隆工學院學習。在這一時期,蘇加諾專心研究了各種政治理論,積極投身民族運動中。1927年,蘇加諾成立印度尼西亞民族聯盟,提出了“取消政治上的依賴,結束荷蘭政權”等要求民族獨立的綱領,同年12月,蘇加諾又建立了包括印度尼西亞各個民族政治團體協商委員會,至此,反抗殖民者,爭取民族獨立的印度尼西亞人民統一戰線正式成立。
見到印尼人民在蘇加諾的帶領下抗爭越來越激烈,荷蘭殖民當局非常驚恐,下令嚴厲鎮壓,逮捕了蘇加諾等領導人。1930年8月18日至9月29日,蘇加諾被殖民法庭審訊。在法庭上,蘇加諾發表了題為《印度尼西亞控訴》的辯護詞,用大量的事實揭露和譴責荷蘭殖民統治的罪惡,表達了印度尼西亞人民要求獨立的堅強信念。1931年12月31日,蘇加諾被提前釋放出獄時,受到人民群眾熱烈的歡迎。這時,蘇加諾成為印度尼西亞民族運動著名的領袖,他的政治思想成為印度尼西亞民族主義者從事民族運動的思想武器。
蘇加諾民族主義思想的核心理論——“納沙貢”思想,即民族主義者、宗教信仰者、共產主義者聯合,其政治思想的目標是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在處理各種政治力量的關係上,他一貫主張平衡和協調。蘇加諾雖然代表民主資產階級,但提出了“馬爾哈恩”思想,即貧民主義。他用一個自耕農的名字馬爾哈恩來代表印度尼西亞的貧民大眾,主張依靠貧民來實現印度尼西亞的革命。
1933年,荷蘭當局連年降低水兵工資,引起水兵的反抗。1933年1月,泗水港的海員罷工,被調往蘇門答臘的“七省號”軍艦水兵在海上宣布起義,印度尼西亞水兵聯絡部分荷蘭軍官奪取艦隻,返航泗水。殖民當局派飛機轟炸,調遣艦隊圍攻阻截,水兵起義被殘酷鎮壓。1933年8月,蘇加諾再次被捕,未經審訊即被流放到小巽他群島的佛羅列斯島。1939年12月,印度尼西亞政治聯盟召開了印度尼西亞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以印度尼西亞語為國語,紅白旗為國旗,《大印度尼西亞歌》為國歌。要求成立國民議會。但是,荷蘭政府拒絕了印度尼西亞人民的這個要求。印度尼西亞人將目光投向了其他國家。
1942年3月,日軍入侵印度尼西亞。蘇加諾將他們誤認為是國家的解放者,於是決定支持日本。1945年6月,蘇加諾宣布印尼獨立,他發表“潘查希拉”,即印尼獨立的五項原則(民族主義、國際主義、民主、社會繁榮和信奉真主),並任總統,帶領人民繼續抗爭荷蘭殖民者。終於四年之後,荷蘭承認印度尼西亞獨立,但是此時蘇加諾被個人英雄主義衝昏頭腦,解散了議會,開始了長達32年的獨裁專製統治,最終在1965年引發政變,被蘇哈托等人扳倒,離開了總統之位。
邊欄:
蘇加諾(公元1901~1970年)印度尼西亞獨立運動領袖,第一任印尼總統(1945~1967年)。
82. 偉大的越南解放領導人,胡誌明
越南領袖胡誌明
19世紀中葉,法國在越南建立殖民統治,將越南的封建傳統秩序徹底打破。於此同時,越南人民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從19世紀到20世紀,盡管法國殖民者建立種種禁錮民族發展的新秩序,但在艱難的生存環境中,一大批擁有了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尋找著改變國家命運的武器,要求民族獨立的呼聲遇見高漲。
越南中部義安省壇區金蓮村居住著一位愛國紳士,名叫阮生色。他因早年不滿傀儡政府和法國殖民當局辭官回家,閉門讀書,專心研究漢學。他的兒子阮必成受到父親影響,愛國熱情非常強烈。阮必成在父親指導下學習了四書五經,隨後到順化的國學讀書。1910年,越南學生爆發了反法學生運動,眼見順化國學呆不下去了,阮必成就來到南越平順省當了一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