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將軍簽署受降書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歐洲戰場結束。然而,在遠東戰場,日本帝國主義卻仍叫囂,即使“盟友”的失敗,自己也絕對不會動搖“為求自保自衛與東亞之解放而作戰之決心”。此時的日本絲毫不顧及國內、國外的形勢,一意孤行,成為世界頭號公敵。
而此時的日本,哪裏有實力再負隅頑抗呢?日本自二戰之初就深陷中國戰場不能自拔。在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頑強抗爭下,日本陸軍三分之二的兵力都被牽製在此,無暇顧及其他戰場。而麵對日本陸軍的失敗,驕傲自大的日本海軍又充當主力挑起了太平洋戰爭,結果使得日本海軍徹底被打垮。此時的日本法西斯可以說是四麵楚歌。此外,在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與中國駐印軍的反擊戰獲得最後的勝利;而在日本國內,美軍的B-29轟炸機又展開輪番轟炸重要城市,讓日本所有產業處於崩潰邊緣。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早日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先後三次擴軍動員,準備進行本土決戰。麵對日本政府的冥頑不化,美國決定向日本投放原子彈。
8月6日,美軍戰機“伊諾拉?蓋伊”飛過日本廣島上空,投下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使用的原子彈。巨大的蘑菇雲升起在廣島上空,這個熙熙攘攘的都市陷入一片死寂。日本人民遭遇戰爭所害,苦不堪言,可是政府卻依舊冥頑不化,拒絕投降。
中國戰場上,與蘇聯接壤的朝鮮北部和中國東北,8月9日淩晨大雨如注,沉浸在睡夢中的日本關東軍沒有料到百萬的蘇聯紅軍突然出現,準備向日軍展開最後決戰。上午11時30分,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日本國麵臨的不光是戰爭的失敗,更是滅頂之災。也是在這一天,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號召全中國人民對日寇進行大反攻。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麵臨亡國滅種之災的日本政府在皇宮的防空洞內做出了最後的決定,44歲的裕仁天皇對世界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軍投降。
8月9日,毀滅性的原子彈從天而降,蘇聯紅軍重兵進攻,中國的全麵反攻,令日本徹底絕望了。1945年8月15日中午12時,裕仁天皇發布《終戰詔書》,宣布330萬日軍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但是,雖然天皇詔書以下,在中國肆虐的軍國主義者卻並沒有放下武器。8月16日,日本最強悍的一支部隊——關東軍在東北開始垂死掙紮。但僅在兩天之後就被蘇聯和中國東北聯軍打垮,日本在中國“苦心經營”14年的殖民統治瞬間倒塌。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在“密蘇裏”號戰艦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首先在投降書上簽字。9時8分,麥克阿瑟以盟國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簽字,然後是接受投降的9個盟國代表分別代表本國依次簽字。簽字結束後,上千架美軍飛機從東京灣上空呼嘯而過,宣布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9月9日上午,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原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岡村寧次代表日本在受降書上簽字,交出隨身佩刀,以表示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
這是二十世紀中的東亞大事。隨著大日本帝國徹底覆亡,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此後,世界天枰再次發生傾斜,世界上重新崛起了美國、蘇聯兩個政治、軍事大國。此外,這場戰爭使得東亞地區各國家、各民族抗爭外來侵略的勇氣倍增,亞洲從此展開了新的一頁。
邊欄:
麥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全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美國五星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主要指揮官之一。麥克阿瑟曾任菲律賓陸軍元帥,美國陸軍參謀長等職,並且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20世紀50年代,麥克阿瑟指揮了朝鮮戰爭,最終以失敗告終。
89. 戰勝美國的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美國上升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並且占領了日本本土。對待其“保護國”朝鮮的時候,美國在德黑蘭會議上提出與蘇聯在北緯38度劃界為限,分別進駐朝鮮南北的主張,得到蘇聯的認可。1945年8月24日,蘇聯紅軍在進攻到三八線時依約停止了進攻。9月8日,美軍成立駐韓美國陸軍司令部軍政廳,對南朝鮮進行通知,獨霸朝鮮半島南部的用心昭然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