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孩子的一生,由你改變
在寫作本書之前,一直有這樣一個關於母親的故事,深深地感動著我、啟發著我:
一天,在美國某所大學的日文班裏,突然出現了一個50多歲的老太太。開始大家並沒有感到奇怪,因為人人都有權利做一些讓自己開心的事。可過了不長時間,年輕人們發現,這個老太太並非是退休之後為填補空虛才來這裏的。每天清晨她總是最早來到教室,溫習功課,認真地跟著老師閱讀。老師提問時她也會出一頭的汗。她的筆記記得工工整整,年輕人們紛紛借她的筆記來做參考。每次考試前老太太更是緊張兮兮地複習、補缺。
有一天,某位老教授對年輕人們說:"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們可以問問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養的孩子。"
大家一打聽,果然,這位老太太叫朱木蘭,她的女兒是美國第一位華裔女部長——趙小蘭。
人們常說"見其母,知其子",這並非是沒有道理的。國外某教育機構,通過研究也表明:孩子90%以上的素質,是由媽媽決定的!換句話說,也就是——母親的素養如何、教育方式如何,將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乃至一生!
如果此刻,我們問天下所有的母親這樣一個問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怎樣的人生?
我想,無一例外的,所有母親都會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幸福、富有、快樂、有知識、有修養、事業有成……"甚至有些母親會說得更具體:"我想讓孩子成為明星"、"我想讓孩子從政"、"我想讓孩子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可為了將這些美好的心願變為現實,作為母親,我們究竟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事實證明,孩子在13歲以前,可塑性往往是極強的。如果這個時候,給他的大腦中輸入樂觀、勇敢、有禮貌、知識無價、人生美好等關鍵詞,那麼這些優良的品質與思想,必將伴隨孩子的一生,令其受益終身;而如果此時,將狹隘、自私、懶惰、學習很苦、社會黑暗等關鍵詞輸入孩子的大腦,那麼這些不良的品質與思想,也必將伴隨孩子的一生,令其受害終身!
作為母親,我們擁有同一個名字——媽媽。但同時,我們也擁有同一種責任——當個好媽媽,給孩子一個好未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