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來講,也就是說,一個人從小到大,隻要他(她)的母親伴隨著他(她)的成長,母親的一切,包括母親的形象、母親的做人原則、母親的思想……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始終影響著她的孩子!
拿破侖有一次在與貢龐夫人交談時問道:"傳統的教育體製似乎一無是處,為了使人們受到良好的教育,我們缺少的是什麼呢?"
"母親。"貢龐夫人回答說。
她的回答深深地打動了拿破侖。"不錯!"他說,"母親的品格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一個家庭,哪怕窮得家徒四壁,隻要有一個善良、節儉、樂觀和整潔的女人在料理,這樣的家庭仍是心靈的聖堂與快樂力量的源泉。"
每個人都是由孩童時代走入成人世界的,也許我們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母親在孩子的一生中究竟扮演著怎樣的一種角色,但有這樣一點卻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母親的形象,至始至終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人生——
母親尊老愛幼,孩子自然就會上行下效;
母親節儉有度,孩子自然就會拒絕奢華;
母親彬彬有禮,孩子自然就會謙虛不傲;
母親堅強,孩子自然在苦難麵前就不會怯懦;
母親善良,孩子自然就會擁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靈;
母親修養有度、品質高潔,孩子自然會成為人中之龍、人中之鳳!
教育孩子,一定要講究方法
每位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盡其所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出類拔萃,而有的孩子卻非常平庸?同樣是孩子,差別為什麼如此之大?
其實,造成差別的原因很簡單——是否采用正確的教育方法!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基諾特,曾把父母不宜對孩子講的語言歸為十大類:
1.不要威脅,如"我再也不想帶你了,你給我滾開吧!"
2.不要哀求,如"我的小祖宗,我求求你,好不好?"
3.不要抱怨,如"你這不爭氣的孩子,真叫人傷心透了!"
4.不要許願,如"假如你考了100分,我就……"
5.不要諷刺,如"你可真了不起,能幹出這種事兒!"
6.不要惡語,如"你這個大笨蛋!"
7.不要責備,如"你總是做錯事,真是太糟糕了!"
8.不要侮辱,如"你真是個沒用的廢物!"
9.不要壓抑,如"閉嘴,不許再說話!"
10.不要強迫,如"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對照以上十類錯誤的教育語言,你是否也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呢?
千萬不要覺得這隻是一句話的問題,當這種語言成為你的一種固有教育手段時,更大的錯誤、甚至是極難挽回的錯誤往往就會發生了。
例如,做家長的常常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發現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他們卻最容易忽視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的這個缺點是怎麼形成的呢?要知道,凡事有因必有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