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與倭軍共同入侵,明軍援軍遲遲未到的原因也是在此。怕是明軍的援軍已經被瓦剌也先阻隔,如今隻有數千人衝破瓦剌封鎖到了漢城馳援。”
聽到如此勁爆的消息,殿內眾人都睜大了眼睛一時難以相信。
怪不得明軍隻有數千人馳援,難道大部隊已經被瓦剌也先死死拖住?
不待眾人眾人消化這個突如其來大的消息,這武官又扔下一個重磅炸彈:
“臣還聽聞這次大明的麻煩可不小。瓦剌也先多智近妖,臣聽聞其竟然能聯合大明西南之地的後黎滄瀾等國,在入侵我朝之前便已經在大明西南造出了亂子。”
“如今大明兩頭受敵,怕是力有不逮啊!”
這名武官開口振振有詞道。
朝鮮與大明相隔重山,瓦剌戰敗的消息倭軍和漢城的眾人都沒有收到。
漢城的朝鮮大臣還以為瓦剌在和明軍廝殺呢。
隨著武官話落,朝中的氣氛開始愈發微妙,如果真如武官所說,那大明已經是一艘破船了,朝鮮該另謀出路才是。
但就在武官話落不久,又有大臣接過話頭:
“說的不錯,大君,如今倭軍兵臨城下,而我朝鮮精銳之師卻藏於城中拒不出戰,事後大明問罪,我等難逃罪責。”
“為今之計,不如轉投倭軍,憑我朝數萬精銳之師,倭軍也要另眼相待,我朝與其結為盟友,共抗大明。遼東之地,兩國可共享之!”
明軍堅守漢城,而朝鮮卻作壁上觀,無論如何朝鮮都撈不著好。
現在哪怕出兵,也逃不了一個畏戰之名,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保全朝鮮本土罷了,不如轉投倭國以求生機!
聽到遼東之地,本來就有些膨脹的鷹派武官更是興奮難耐。
遼東這片土地一直是朝鮮可望可不可及的,要是能收入囊中,那在朝鮮曆史上將是不世之功!
但李珦聽到武官這句話眉頭皺起,雖然李珦收到掣肘,但這並不代表他是個蠢貨。
自古以來朝鮮都是依附中原的,是中原國家的鐵杆小弟。
雖然如今出了這檔子事,但兩國之間最多隻是有些嫌隙,遠未到反目的程度。
而且朝鮮曆來依附中原王朝也是受其位置影響,朝鮮不過一半島耳,是中原王朝伸出去的臂膀,隻有依附中原王朝才能得以發展。
而倭國不過是一島國,還屢屢入侵朝鮮領土,這兩者孰強孰弱,孰輕孰重李珦是掂得出來的。
而且這武官站的太遠,官太小他都沒有印象,怎麼感覺這麼像是倭國派來的細作?
不待李珦開口,文官集團再也忍不住開口:
“一派胡言,大君,我國自古以來便是大明藩屬,大明乃仁義之邦,倭國陰險狡詐,如今怎能棄明投暗,隻身事賊呢?”
“大明國力之強四海歸降,西南的動亂且不說真假,就算為真,大明也不過翻手可滅耳。強如瓦剌也被大明攆如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如今興兵對抗王師,實屬不智啊!”
聽到文官的勸誡,李珦微微點頭,明軍哪怕戰事受阻,但可以從國內源源不斷調集大軍入朝。
倭國舉國之力強攻漢城,也不過被一萬明軍拖住,不能寸進。
但就在這時,殿內突生變故,隻見幾名武官聞言臉色漲紅,竟公然掏出短劍狠狠的摜入開口的文官胸膛!
朝堂之上,公然行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