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人情練達即文章(2)(2 / 3)

善意的謊言是美麗的。這種謊言雖然帶有一定的欺騙性但出發點是好的,當我們為了他人的幸福和希望而適度地扯一些小謊的時候,謊言即變為理解、尊重和寬容,且具有神奇的力量,沒有任何的不純潔。

雖然撒謊並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在各種各樣的交際場合為了避免讓人難為情,有的時候我們還需要一些善意的謊言,它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更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美國男子克爾一生耿直,憎惡在人際交往中有任何虛假。為此,他在60年生命旅途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並終於有所醒悟。他痛苦地發現自己竟找不到一個可以傾心交談的人,連妻子和兒女也已離他遠去。克爾隻能把自己的新想法寫在日記裏,講給自己聽。克爾這樣說:“我到現在才相信,人與人相處是沒有絕對誠實的。有時候,假話和假象更能促進友情和愛情。”

克爾的經曆是人類多少年來困惑的縮影。我們倡導人與人之間應該坦誠相待,結果卻發現坦誠在許多時候會使我們碰得頭破血流。隻是人們為了維護心目中一種虛幻的純潔和躲避政治的禁忌,才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克爾不是政治家,也不再需要虛幻,所以他把人類長期以來羞於啟齒的隱秘說了出來。很多時候,交際並不需要真實。

一位涉世未深的青年曾給一位作家寫信,傾訴和克爾一樣的苦衷。他從小受到誠實的熏陶,可是走上社會不久,卻因為幾句真話屢遭白眼。他希望能找出原因,但是這樣的問題絕不是一封信所能說清楚的。克爾為之付出了幾十年的代價。作家考慮再三,幹脆隻給了這樣兩句話:“當我的父親與我探討家庭大計時,我絕對不會說假話,而當我的母親因病將不久於人世時,我會對她說‘沒關係,醫生說你馬上就會好的。’”這就是說真話和說假話的區別。

善意的謊言,在人際交往中幾乎不可缺少。當我們得知親戚病重,當我們獲悉朋友遭難,我們就時常會說一些與實際情況完全不符的謊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世界上沒有不說謊言的人。許多謊言在形式上與人際間真誠相處不一致,但在本質上卻吻合於人的心理特征。人都不希望被否定,人都希望猜測中的壞消息最終是假的。為了人們許多合理的心願暫時不被毀滅,善意的謊言就開始發揮作用。

然而,善意的謊言必須注意以下三條技巧:

1.真實

謊言是無法真實的,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模糊不清的語言來表達真實。

如果一位朋友穿著新買的時裝,問我們是否漂亮,而我們覺得實在難看時,我們便開始模糊作假,回答說:“還好。”“還好”是一個什麼概念,是不太好或是還可以?這就是謊言中的真實。它區別於違心而發的奉承和諂媚。

2.合情合理

這是謊言得以存在的重要前提,許多謊言明顯是與事實不符的,但因為它合乎情理,因而也同樣能體現我們的善良、愛心和美好。經常有這樣的問題:妻子患了不治之症不久將要死去,丈夫為之極感頹喪。他應該讓妻子知道病情嗎?大多數專家認為:丈夫不應該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她;也不應該向她流露痛苦的表情,以增加她的負擔,而應該使妻子生命的最後時期盡可能快活。當一位丈夫忍受著即將到來的永別時,他那與實情不符的安慰反而會帶給我們感動。因為在這謊言中包含了無限艱難的克製。

3.必需性

這是指許多謊言非說不可。

這種必須有時候是出於禮儀。例如,當我們應邀去參加慶祝活動前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我們必須把悲傷和惱怒掩蓋起來,帶著笑意投入歡樂的場合。這種掩蓋是為了禮儀需要,怎能加以扼製?

有時候我們說謊是為了擺脫令人不快的困境。例如,美國官員曾經就一項新法案征求意見,有關人員詢問瓊恩:“你讚成那個新法案嗎?”瓊恩說:“我的朋友中,有的讚成,有的反對。”工作人員追問瓊恩:“我問的是你。”羅斯說:“我讚成我的朋友們。”

如果我們按照上述三條規則去處理生活中那些不得不說的善意的謊言,它肯定會給我們帶來魅力。因為社交中需要善意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