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入學禮(2 / 2)

《大學》的首章,能學到的東西很多,具體多少看學子們的悟性。

像士子·習見青,對這首章可以說是倒背如流,甚至能逐字逐句教導新入學的儒子們,這首章的含義是什麼,重點要圈在哪裏,教導的甚至不會比大儒差。可惜習見青現在是以學子的身份入學,隻有跟著儒師齊頌的份。

學子們齊頌《大學》首章後,就該淨手淨心。

學子們先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幹。洗手寓意去雜存精、專心致誌、心無旁騖。

當然,水盆是有講究的,不然怎麼體現儒子、士子和君子之分。

儒子用木盆,士子用銅盆,君子那是特別找玉匠,定製上好的玉盆,整塊玉雕琢而成,連玉盆裏的水都是山中活泉舀下來的水,這還不算什麼,君子擦手的布也是有講究的。

儒子用布,士子用綢,君子用的是繡娘一針一線,繡上百天的錦。

淨手淨心後,最後的一環——開筆禮。

此禮分三步,也有些學院分五步六步的,不過這批學子裏有位君子提議嫌複雜,就改成了三步。

第一步,朱砂開智。

所謂‘朱砂開智’就是用朱砂為入學的學子們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這又稱之為‘開天眼’。其寓意著學子從此眼明心明,日後看書學習一點就通。

第二步,擊鼓明智。

擊鼓目的在於讓學子們目明耳聰、茅塞頓開。通過擊鼓,讓學子們樹立起自己的理想和誌向,重視學業,建功立業。

第三步,啟蒙描紅。

學子們將在儒師的指導下,用筆寫下一個‘人‘’字。這‘人’字的筆畫雖簡單,卻意義深遠,一撇一捺,相互支撐,既是告訴學子們需要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也是希望他們今後能做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人。

到這入學禮算是告一段落了,後麵還有,不過都是算在學業中了,可以往後緩緩。

收起毛筆,左邊的書童接過放在筆架上,右麵的書童將寫好的‘人’字拿走,那紙上明晃晃,金燦燦的字,告訴著學子們,這字是用墨寫的,沾了金粉的墨寫的。

長公主走完了這一趟流程的禮節,鬆了口氣,卻也感慨良多。小時候根本沒有經曆過入學禮,新皇也沒經曆過,這對兄妹是血骨戰場上度過的童年,先皇用敵人壯烈燦爛的生命,當做了這對兄妹的入學禮。

所以長公主之前被廖總兵攔路,對著那小太監的一劍穿心,那可真的是過日子宰雞宰鴨一樣簡單,這是童年司空見慣的日子。

開學禮,三位新入學的君子就來了長公主一人。

另外的兩位君子,一個找了個池塘,看剛生出兩條後腿的蝌蚪,正學習父母,逐步逐步的離開從小生長的水池,來到了岸上,看到了在水池中從未看到過的景色。

朔丞厷不會再將這種生出兩條後腿的蝌蚪再放入池塘裏,那裏雖然是它們從小長大的家,但長出後腿的蝌蚪再回去,會被淹死。它們需要離開舒適的家,去適應新的環境,迎接新的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