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不窮不富的二十幾歲人更需要理財(2 / 3)

用三分之一的薪水過日子,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覺得比較困難,尤其是“月光一族”不能更好地控製自己的消費欲望,這時可以在購物前列好清單,照著清單買,就不會超支。

年輕人不要悲觀,現在能拿三千,將來就可以拿三萬,把每個月省下來的薪水,做好理財規劃,你也可以鹹魚大翻身,成為百萬身價的上班族。遵循“三分之一”原則,隨著經驗的累積和職位的升遷,你能省下更多的薪水,做好適度的投資,隻要有恒心,薪水致富絕非遙不可及!

不向家裏要錢就算進步?

——職場新人理財法則二十幾歲剛剛參加工作不長時間,從拿到第一份薪水開始,你要麵對的是租房、吃飯、坐公交錢、手機費、與同學聚會,剩下那點錢可能連一件新衣服都買不了,往往熬不到月底就沒錢了。對於職場新人來說,理財就成為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能否從工作伊始就培養起良好的理財觀念和習慣,將關係到此後幾十年的工作生涯和人生路程。

不跟家裏要錢就進步了?不夠!

王豔今年碩士畢業,在一家民營企業上班,工資大概有4000元左右。她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不存錢,錢該怎麼花就怎麼花。不跟家裏要錢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她沒有任何的理財觀念,工資的主要開銷是逛街買衣服、和朋友去唱歌、泡吧。

初涉職場的新人,社會角色可能還沒有完全轉換過來。不向家裏要錢是不是就算進步呢?當然是遠遠不夠的!像王豔這樣的生活方式,沒有突發的意外情況還說的過去,如果出現意外情況,沒有資金實力解決問題,最後還得跟家裏要錢。

所以,一定要控製自己的消費,最好製訂一個儲蓄計劃,可以開通12個基金智能定投,把每個月的閑置資金進行基金投資,為以後的發展儲備資金。另外,還可以購買適度的意外及重大疾病人壽保險,保障意外情況下自己的生活能夠穩定持續。

沒有財務規劃?不行!

小章大學畢業後就職於一家外貿公司,每月工資大約3000元,除了日常開銷,他準備把剩下的錢用來償還助學貸款。可是打算分幾次償清,每期多少,這些具體規劃,他並沒有明確的概念。

財富增長的另一要訣,是對資金的使用有良好的規劃和管理。職場新人在打理財務的時候,應該在不同時期為自己樹立不同的財務目標。小章就需要設定一個助學貸款還款規劃,每次還款就記上一筆,定期回顧財務狀況和實施情況,可以跟蹤和改善資金的使用方式,進而也能提高管理財富的能力。

光知道存錢?不劃算!

小郝是一家圖書出版公司的編輯,工資約2500元。因為公司管吃管住,所以他決定1000元存進銀行裏,1000元錢投資股票,剩下的零花。他說:“我關注股市有一段時間了,雖說現在行情不好,但是我想選這個時候進入。就算虧了,也沒幾個錢,就當交學費了。”

財富的第一步是積累,小郝的這種做法還是值得肯定的。對於年輕人來說儲蓄是非常有必要,但隻知道存錢並不是很劃算。剛剛參加工作,收入不是很多,但聚沙成塔,除了儲蓄和正常開銷,可以每月留出一部分用做基金定投等長期投資。

光知道存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良好理財觀的養成,還需要合理的投資觀。其實,投資並不需要多大的啟動資金,但投資的心態一定要好。別想一夜暴富,也別耐不住性子。

對剛步入職場的新人們來說,理財就應該從第一份薪水開始。學著控製個人的收支平衡,進行合理的投資,了解並學習理財的相關知識,相信每個職場新人都能變成理財達人!

兼顧收入與發展——職場新人理財巧選擇

二十幾歲走出校園的時候,麵對的是一個激烈競爭、膨脹變革的社會。80後們小時候住房是父母單位分配的,現在房子是自己掏錢買的;大學畢業後工作是自己頭破血流地找的。麵對人生的新起點,80後職場新人需要規劃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尤其理財更是不可或缺。

充電、深造、創業、結婚還是買房,這些問題一個接一個擺在麵前,你的奮鬥目標又是什麼?“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沒有一個良好的理財規劃,又何來成功理財呢?這個理財規劃的製訂不僅要獲取收益而且要兼顧發展。在知識更新越來越快的年代,自己不進步,隻能被遠遠地拋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成本,想發展沒有錢是絕對不可能,所以,學會理財對年輕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又如何兼顧收入與發展呢?

首先,要認清客觀形勢。一方麵測算一下實現自己的目標大致需要多少錢,每個月能賺多少錢;另一方麵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和開支情況,確定一下每個月需要存多少錢,算算預定目標和現實二者存在的差距。還要注意緊急情況的發生,對規劃進行必要的調整。

接下來要做的是保持財務的健康狀態,想兼顧收入和發展,每一分錢都要照顧到。在無法“開源”的條件下,隻好想盡一切辦法去“節流”。在工作和生活中,無法避免地要參與一些聚會和活動,但要謹記——不必要的應酬一概不去!上下班坐公交,沒有特殊情況絕對不打車!手機業務選最適合自己的套餐;租房可以和朋友合租等等。每月收到工資後,按照理財規劃第一時間把該存的錢存進銀行,堅持完成自己的儲蓄目標。這些錢都是為了將來的發展做出的儲備,不到萬一絕不能用!

最後針對收入來說,二十幾歲的職場新人最大的優勢是年輕,投資時限長,風險承受能力相對較高。所以,不妨將每月節餘的錢投向預期收益較高的證券品種,如果這些投資長期能取得年均10%以上的收益率,完全可以實現增值。目前市場的形勢很適合長期投資價值區域,職場新人可以選擇優質股票分批買入,或通過定期定額購買基金,長期堅持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解決了收入的問題,才能談得上規劃未來的發展,對二十幾歲的職場新人來說,職業規劃和發展才是理財最核心的地方。將來的路是由自己把握的,把握未來,先學會把握財富,一個不會理財的人,處處捉襟見肘,何來發展呢?

還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大多給別人打工,職業收入是理財的穩定源泉。想看得遠,就要站得穩。所以在工作的時候不能總想著將來怎麼怎麼,一定要踏踏實實,敬業進取,努力工作,這也是職場新人要始終堅守的理財攻略。

規劃未來生活——未婚男女怎麼理財

小楊去年大學畢業,在北京一家外貿公司上班,工資差不多有6000元,每個月房租和其他支出2000元左右,積蓄大約有3萬元。女朋友是北京某高校的在讀研究生,每個月兼職收入1500元,生活費由自己來出,現在有1萬元存款。兩個人都沒有商業保險。

兩個人計劃著等小楊女朋友畢業之後就結婚,但是沒有房子是個大問題。租房結婚,還是買房結婚?買房子的話,小楊父母大概能出20萬元,女方家不太富裕,可以負責裝修或者買家電家具的花銷。

雖然兩人感情很好,但是結婚前就買房合適嗎?房產證上寫兩個人的名字還是寫出錢較多的小楊的名字?婚前需要做一個財產公正嗎?婚前怎樣理財才更安全更有效?分別理財呢?還是共同理財?

相信很多想結婚的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曾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未婚男女究竟該怎麼理財才合適呢?未來的美好生活是需要合理規劃的,理財方案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首先,選擇婚前合住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小楊在外麵租房子,需要支付固定的租金,女友在學校住宿也要交住宿費,生活開銷都需要支出。既然快要結婚了,住在一起不僅可以減少女方的住宿費,兩個人還可以充分利用時間,在家自己做飯,節省外出就餐的費用。增進了雙方的感情,也減少了整體費用。但要注意,最好不要影響女友求學,解決好女友上學路途的問題。

其次,既然雙方情投意合,想要結婚,不妨共同理財。分別理財的好處就是在婚後財產上產權明晰,但是為了將來的美好生活兩人都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共同理財能最大化滿足理財需求,可以更好地集中資金為理財目標進行資產配置。兩個人共同分析未來的各個時期的財務需求,製訂一些資產配置計劃,是最合適的理財方法。至於如何理財,可以協商解決。誰的理財能力強就由誰來操作,如果兩人都想各管各的,可以參考三賬戶製,雙方按規定比例出資建立一個公共賬戶,負責家庭的共同開銷。

還有就是婚前財產公證的問題。婚前財產公證是一種“理性行為”,是對感性行為的一種約束。婚姻是什麼,婚姻不是花前月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婚前財產公證對於婚姻利大於弊,隨著婚後長達幾十年的時間積累,家庭資產也會不斷壯大,為以後的日子考慮,隻要不影響二人感情生活,財產公證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婚前買房,可以確定雙方的出資額,做一個財產公證。房產證不妨寫上兩個人的名字,因為小楊的經濟實力還不能一次付清,結婚後還是得夫妻共同還貸,實際上房產也是歸二人共有的,也省得引起家庭糾紛。

結婚以後租房還是買房呢?這個問題也經常困擾想結婚的年輕人。租房的優點是現在就有能力住大房子,使用更多的居住空間,而且能夠隨著收入變化自由選擇,資金也較為自由,不用考慮房價下跌的風險;購房優點體現在能夠積累實質財富,滿足擁有自己的房子的心理,而且還有資本增值的機會,但還貸不說,還缺乏財務自由。究竟是買房還是租房呢,那就要看雙方的經濟實力了,賺錢不太多的,可以考慮婚後過幾年再買房。

最後,來看看投資規劃。因為結婚買房需要比較大的開支,依靠小楊和他女朋友區區的4萬元積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儲蓄是非常重要的,兩人可以投一份基金定投,作為一個長期投資兼強行儲蓄。可以以每月1000元為限,投資指數型基金,投資期限為20年左右,作為將來孩子的教育金或者是房子的本金。

還有就是保險的問題,當前兩個人都沒有商業保險,雖然小楊單位有社會保險,但是保障額度極低。因此,必須配置保險保障,應以壽險和意外險為主,意外險的收益人主要為父母,保費支出也不大。

正視現實危機

——上有老下有小該如何理財二十幾歲,也許有的人認為自己還很年輕,過著單身貴族的生活。也許有的人已經結婚了,甚至已經是孩子的父母,在和你同一屆的同學中找找看,相信有不少人是屬於這種情況的。單身貴族,自己吃飽,全家不餓。而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輕人麵對生活的重重壓力,又該如何理財呢?

麵對困難,首先要正視困難,更不能逃避困難。理財也是如此,撫養孩子、贍養老人、供房子、買汽車,樣樣都需要錢,不能合理地安排收入和支出,生活危機四伏,一個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導致一些難堪局麵的出現。下麵就來看看一個理財的成功案例,看看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輕人是如何理財的。

徐女士是一家股份製私營企業的中層幹部,丈夫王先生是大學講師,現在有一個3歲的女兒。家庭年收入大約有12萬元,年終獎加起來約1萬元。目前有一套120平方米的按揭房,貸款30萬元,已付貸款5年。還有丈夫學校分配的一套住房,約50平方米,出租收租金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