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會花才有錢——合理理財(1 / 3)

會花才有錢——合理理財,從花錢開始

花錢也是一種理財,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一分也不能花。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不懂得量入為出,不能讓所花的錢發揮最大的作用,這簡直是一種對金錢的浪費!會賺錢是印鈔機,會花錢是提款機

現在社會上流行這樣一句話:“會賺錢的人是印鈔機,會花錢的人是提款機,會存錢的人是數鈔機。”隻有真正懂得三機一體的人,才是理財高手。理財不僅僅等於投資,是處理錢進和錢出的行為,誰能讓二者間的剩餘最大化,誰才是理財贏家。

二十幾歲學理財,關鍵要學會怎麼花錢,也許你會說,花錢誰不會啊?不會花錢,那還是錢不夠多!不錯,現在連一個幾歲的小孩子都會花錢,更不要說已經參加工作的小青年了。所謂的“會”花,是一種學問,更是理財的一門功課。

每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錢,每個人都是在賺錢和花錢中度過的,二十幾歲,剛剛獨立生活,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理財的挑戰,賺了錢怎麼花成為大部分年輕人犯愁的難題。市場經濟之下,已經進入了全民理財的時代,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人生進行財務規劃。

學會花錢,也就是科學合理的消費,是實現財務計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花錢的人大多會賺錢,會賺錢的人不一定會花錢,不合理的消費會直接影響投資成本,成本高了錢就賺得少了。養成正確合理的消費習慣,把自己的錢財打理得井井有條,會花錢、花好錢,對事業的發展和人生的規劃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十幾歲大多都在辛辛苦苦地上班,一點一點攢錢,考慮到將來的生活,想買車,供房子,結婚……哪項開支都夠你受的。花錢大手大腳,到了三十歲,攢不下錢,簡直是太失敗了。所以,要有一分錢掰兩半花的精神,錙銖必較,聚水成河。

大部分年輕人都屬於“衝動性”消費者,這種花錢習慣是理財的大敵。比如,有的女孩子看到打折就興奮,在商場裏轉半天,買了一大堆便宜的東西。好像是得了便宜,實際上有很多東西是不需要或者暫時用不上的,純屬浪費金錢。有這種“性格”的朋友,不妨記個“流水賬”,可以幫你對付“看不見”的零星支出,有效抑製“衝動性消費”。

當然,人隻要活著就離不開消費,對太過瑣碎和頻繁的消費,也沒必要一筆不漏地進行管理。理財的重點在少數而不在多數,對多數控製一個總金額就行,就算有些失誤,損失也不會太大。對那些購買次數很少的大宗消費,如家電、家具要著重管理。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不用花太大的精力,管理起來也更合理。

俗話說:花錢容易賺錢難,賺的本來就少,再不節儉,更沒錢。再完美的理財計劃,不能嚴格執行,也隻是紙上談兵。節約不僅僅可以節省金錢,也是對購買商品使用時間的節約,節省時間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

能省不如會花。好鋼用在刀刃上,不亂花錢就是理財。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一定要改變花錢的盲目性和衝動性,別一看“打折”就想買,一見“便宜”就掏錢,用處不大,扔了可惜。花錢要堅持三原則:一是“有錢不買半年閑”,不經常用的東西堅決不買;二是“看菜吃飯,量體裁衣”;三是“精打細算”。

花錢要有目的,要明確花錢是為了滿足生活必需,而不是享受花錢的快感!想要以後過得好,學會花錢很重要!花錢也是一種理財,不會花錢,你永遠也不會理財!

如果現在沒有積蓄,

請你把愛花錢當做病來醫吧小曹去年大學畢業,轉戰南北,奔波了好幾個城市,做過好幾份工作,雖然這樣,還是沒有攢下幾個錢,想到北京發展的時候,不得不開口向家裏要錢。雖然爸媽什麼也沒說,隻讓他注意身體,安心找工作雲雲,但是小曹覺得自己很失敗。畢業一年了還向家裏要錢,真不應該。

小曹靜下心來分析了自己的情況,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不次,賺的錢也不少,可為什麼沒錢呢?打開自己的包裹,小曹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他太愛花錢了。看著那些還沒聽完整的CD、成遝的電影雜誌,穿了沒幾天就覺得不時興的衣服,小曹暗暗下了決心,說什麼也不能再讓爸媽操心了,一定要攢點錢出來,讓親戚朋友看看,我也是個能賺錢的人!

對很多人來說,花錢是一種愉悅的享受,花錢是一種快感,存錢反倒像痛苦的懲罰,覺得錢燙手,趕緊花了舒服。如果你也像小曹一樣,是因為愛花錢而沒有積蓄的話,那請你把愛花錢當做病來醫。過分的消費欲是理財的大敵。花錢的時候你感覺很爽,但是沒錢吃飯的時候你還感覺爽嗎?現在的愉悅可能換來的是未來的痛苦!

要想改變這種胡亂花錢的惡習,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法,因人而異,適當調理。

第一、強迫自己存定期儲蓄。記住,在存錢的時候別存活期。活期儲蓄,尤其是存在借記卡內的錢,意誌不堅定的話很容易被花掉。所以,最好隻留出基本生活需要的現金,然後把自己手裏所有富餘的錢存成定期。

第二、定期從你的工資賬戶上取出20元、50元或是100元,存入你新開的定期存款賬戶中。如果,你的薪水是打在卡裏的,不妨按照這個方法去做。每次取的錢也不用太多,情況允許還可以在23個月之後,增加每次從工資賬戶中取出的金額。相信過不了多長時間,你就會發現,你的錢怎麼變多了?!

第三、每天從錢包裏拿出5元或10元錢,放進一個信封。把這個信封放在不易覺察的地方,說不定哪天沒錢的時候,這個信封會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如果用不上,就趕快把這些信封裏的錢存入你的定期存款賬戶中。不要小看這小小的10元錢,聚沙成塔,每天存10元,每月就是300元,一年就是3600元。

第四、核查信用卡的對賬單。如果頻繁使用信用卡的話,最好每個月都要看一次你用信用卡支付了多少錢。並盡可能地減少從信用卡中支取的金額,或者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用信用卡。信用卡最容易培養不良消費習慣。

第五、給自己一個目標。從現在就開始關注存錢的目標。存錢不是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你的目標。你是想按揭房子呢?還是先買一輛車?結婚嗎?還是打算考研讀博?要不去學著投投資?總之,要確立一個長遠的目標。最好用小紙條寫下來,貼在書桌上、門後麵、餐桌上等你經常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這些目標。你必須知道,現在花的錢和以後要花的錢有本質的區別,沒有現在這些錢,就不會有一切!這些寫在紙上的目標會增加你存錢的動力。

第六、盡快還清你欠別人或者銀行的錢。欠債欠的是人情,更是利息。養成儲蓄的好習慣並將之堅持不懈,你要麵對的不再是沒錢的問題了,這是應該考慮如何獲得更高回報的時候了。所以,可以選擇一種或幾種適合你的投資方式。

把錢花在刀刃上——讓每一分錢物盡其用

花兒樂隊的嘻唰唰裏有這樣一句歌詞: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還回來。最近,李偉有事沒事就哼哼這句。朋友問他,都成老板了,怎麼整天唱這歌啊。李偉得意地說:“摳唄!誰也別想從我這占便宜,哈哈!”

以前的李偉是一個貴公子,家裏很有錢,花起錢來大手大腳。用一句通俗的話說,是個講究人。買件紀梵希外套休閑生活穿穿,買副寶姿太陽鏡開車時戴,買套BOSS西裝談生意時穿,各種“裝備”配置齊全,隻要是自己喜歡的品牌,有了新款必買。不管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也不管自己信用卡還有多少錢。

沒當老板的時候,他在一家公司做會計,連續工作十天半月是家常便飯。每逢休息,也是他瘋狂購物的時機。因為時常刷爆信用卡,工作繁忙常常忘記去銀行還錢,錢花光光,信譽也受到了影響。

2008年9月份,李偉決定開家公司,自己當了老板才發現什麼都要錢,大到房租,小到一個鼠標,作為會計出身的他,第一次給自己算了筆賬。看來錢真的不能亂花了,好鋼就應該用在刀刃上。於是,李偉淘了很多的二手貨,電腦、辦公桌、甚至是一些文件夾。新招聘來的員工,都不相信這家公司是新開的,因為一切擺設似乎都是舊的。有的顧客還以為這是家已經站穩腳跟的老公司了,公司業務量一直走高,生意非常紅火,不知道是不是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生意這麼紅火,李偉認為都是“摳門”節省帶來的好處。於是,除了談生意必備的幾套名牌,他再也不去盲目追求什麼新款了,而且在很多方麵都喜歡節約從簡。他還說服了老婆,把鍾點工也辭了,兩人輪流做家務,美其名曰“打造健康家庭”。買菜的時候,提著上世紀80年代使用的菜籃子,去逛早市。走在大街上,這個菜籃子總會引來許多異樣的眼光和竊竊私語。可是李偉毫不在乎,他說:“減少白色汙染,就要從我做起,絕對支持國家的限塑政策。”

李偉寬大的客廳裏,有個角落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兩排空空的飲料瓶,他說:“這些都是喝完飲料剩下的,扔了怪可惜的,帶回來賣給收廢品的,能省幾毛是幾毛。”

他還說,他的婚禮也很簡單,除了雙方家人和幾位要好的朋友,誰也沒通知,也沒辦什麼隆重的酒席,悄悄地就結了婚。

摳門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錢就應該花在刀刃上,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能省則省,絕對不能浪費,就算再有錢也不行。讓每一分錢都能物盡其用,不買最貴的,隻買最對的。不買不需要的,隻買用得著的,這樣就能讓每一樣東西的價值都得到最完美的體現。

二十幾歲的人,錢賺的本來就不是很多,錢花一分少一分,不能把錢花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造成資源的浪費不說,也會影響以後的理財規劃和人生目標。學會花錢,必須懂得怎麼花錢!把錢用在刀刃上,你的刀鋒才會更鋒利!

吝嗇有時是一種優秀的品質

二十幾歲,你有多少錢?大部分人會說,我的錢在月底就花光了,就那點工資,還想攢錢啊?連我喜歡的包包都買不起,還提什麼錢不錢的?那再問你,1000元多嗎,你一定會說,那點錢夠幹啥的呀。是的,1000元不多,那1塊錢就更少了。但是,想學會理財,要先學會花錢,要先學會這句話:1000元不嫌多,1塊錢不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