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對於萍月的外彙存款,理財師建議到銀行辦理簽約,進行外彙買賣,雖然外彙買賣有一定的風險,但如果比較小心在意地操作的話,通常可以獲得5%以上的年收益率是不成問題的,何況在不做交易時,同時還可享受一定的利息收益。

其次,可以以“定期定額”法,將孩子的壓歲錢等資金在每月固定時間,買入固定金額的基金或股票。而且在“定期定額”法的具體操作中,還要注意使用在價格高時少買一些,價格低時多買一些的簡單方法,以便能更有效降低買證券的風險,獲得較穩定的收益。由於此方法投資時間較長,其實質意義在於可為孩子的長期教育投入作必要的資金準備。另外,當孩子上小學以後,可以把零存整取改為教育儲蓄,好處在於可以享受同檔次定期的利率,並且免稅。

總體來看,萍月家庭現在還處於家庭財產積累期,個人資產餘額尚不多,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所以整體上應當執行較為穩健的理財方式,將其家庭主要資產投資於風險較小的領域,具體資金分配為:40%儲蓄和債券,20%外彙,30%基金和股票,10%保險,這應該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組合。

個案四:自己創業加理財

30歲的美琳是一個護士,從衛校 畢業後一直在醫院工作,在有了一定積蓄後,她投資十多萬元創辦了一家美容中心。事業的順利發展給她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雖然美琳收入不低,但她的消費觀卻是:購買商品並不一定要崇尚名牌。她每月的個人消費大概在4000~5000元。

美琳有個幸福的3口之家。她的積蓄除了給自己、丈夫和兒子購買一些保險外,主要花在三方麵:一是投資於美容中心的下一步發展;二是投資股市,目前她在股市上有四五十萬元投資,但美琳並不是什麼投資高手,挑幾隻業績好、有題材的活躍股,隔一段時間跑進跑出,雖然收益不多,總比銀行存款的利息要高些;三是家庭消費,雖然這方麵花費占她總收入的比重不大,但她還是強調要有計劃、不亂花錢的,因此每月初她都會對家庭消費有一個大致的計劃安排。

個案五:工薪家庭合理安排消費

齊君是一名印刷廠工人,今年35歲,丈夫在一家銀行工作,還有一個10歲的女兒。夫妻二人月收入近4000元,家裏每個月日常基本生活開支大約為1500元,其中孩子住校每月吃住零花500元。每月存銀行2000元,其他方麵花費大約三四百元,比如朋友交往、給孩子買一點保險什麼的。

平時,齊君一般到家門口附近的超市購買日常用品,那裏的東西比較實惠。蔬菜、水果和肉類一般到自由市場購買,在那裏買既便宜又新鮮。全家人的衣服基本都在打折和優惠時才買,那時可以便宜一些。齊君愛人單位搞房改時,他們分期付款買了一套兩室一廳住房,房錢總共不到7萬元,分5年付清,首期付款2萬元後,每年大約要1萬多一點,現在是最後一年了。齊君打算等房子錢付清以後,正好孩子麵臨上高中接下來上大學,就要在孩子身上多準備一些錢了。因為愛人在銀行工作,對股票知識有一點了解,今後條件允許的話,齊君也想炒炒股票。但是目前這一兩年還不行,一是沒有錢,二是要照顧孩子準備中考,沒有時間盯著。

分析一下,齊君家的生活就現在而言是有一定的緊張。對於合理安排現有的收入有小小的建議:給小孩買衣服不一定要父母親為其代辦,可以定期給小孩適度的零花錢,讓其自行安排,這樣既可以使衣服符合小孩的心意,又可以使小孩子從小就形成良好的用錢習慣,知道量入為出。對於投資於股票,同樣也是可以投資於績優股,進行長線投資,不用花太多的精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