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要麵子,不肯行使自己應有的權利
有人有一種奇怪的看法,認為沒有能力的人才會去申請公積金買房,因此申請公積金買房是一件很“沒麵子”的事。
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法律規定的利益並非施舍,而是每個公民都應該享有的權利。 別忘了,你是納稅人。既然國家賦予每一個納稅人同樣的權利,為什麼你還要猶豫著不肯接受呢?申請公積金貸款買房一點兒也不比商業貸款買房掉價,還能享受貸款利率優惠,何樂而不為呢?
滯納養老保險
總有一些年輕人對養老金無動於衷,認為那太遙遠了。
養老保險是政府通過立法強製執行的一種社會保障製度。如果拖欠繳納養老保險,隻能麵臨兩種後果,一是放棄退休以後領取養老金的念頭,二是等著以後再用更多的錢把拖欠的養老金補齊。有些人認為,由於養老保險要連續繳納多年,而自己要到退休時方能享受此項福利,因此年輕時這一項繳得越少越劃算,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勞動保障部的規定,養老保險由個人賬戶和社會統籌兩部分組成。其中個人每月交納的部分歸入個人賬戶,是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累積,在本人達到養老金領取條件前任何單位均不得動用。換句話說,這就相當於國家強製個人建立一個存款賬戶幫你存錢,它和普通的存款一樣也有利息。年輕時繳得越多,退休後可領取的金額也就越高。
輕視保險的作用
很多人都認為:“發生意外的幾率太小了,買保險就是浪費!”但是,沒人能預測自己的未來。無論你的收入是不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保險對於現代家庭來說都是相當必要的。它雖然不能防止風險的發生,卻可以達到雪中送炭的效果,因此在財力允許的條件下,我們應該適當購買保險,做到未雨綢繆。
明智的做法:目前中國的保險市場魚龍混雜,各保險項目差異較大,應在全麵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謹慎選擇;
為確保理財組合平衡及家庭財務安全,可將家庭收入的10%到20%用於購買保險;如果希望追求一定的資產增值目標,可考慮購買適當的分紅類保險;子女的教育費用已經成為家庭開支的主要組成部分,可考慮購買適當的子女教育保險以保證孩子未來有足夠的資金完成學業。
在房屋維護方麵節省開支
“反正我馬上就要搬走了,房子破舊一點兒又有什麼關係呢?”錯,這種觀念實在是太落伍了。 別忘了,房子的維護狀態會直接影響到房子的售價——滴水的龍頭、脫落的牆皮,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都與你的經濟利益密切相關。
明智的做法是,在房屋正式掛牌出售前應進行適當修繕,妥善保存修繕費用的發票以做證明。房子的裝修程度和房齡都是影響房價和出售速度的重要因素。按照市場慣例,裝修折舊一般按5年製計算,折舊方法按第一年10%、第二年20%的遞進方法計算。一般超過5年的裝修,其價格可以忽略不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