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 3)

阿盈入殿後,宮人齊齊向她行禮,阿盈隻是頷首,高賢妃此刻還未回過神來,哪裏顧得上與皇後請安,而阿盈也並不在意。

簡單問候幾句,便起身到廳內上首端坐,宋嬤嬤則吩咐高賢妃與柳嬪身邊貼身伺候的大宮女到廳內,與皇後稟告當時的情況。

這兩宮女在在稟告前,自以為不著痕跡的對視一眼,實則一舉一動都落在宋嬤嬤眼裏,處理這樣的事情,宋嬤嬤可謂經驗十足,畢竟先帝宮中,惹是生非的嬪妃也並不少,問話主子時,宋嬤嬤尚且能挖出信息來,何況是問話這些宮人呢。

宋嬤嬤直接將這二人帶開,分別問話,省得她們對口供了,宋嬤嬤這樣的老油條,才不相信高賢妃二人會無緣無故來此處碰麵。

如此一問,得出的信息自然真實些,含霈幾個又分別去找了高賢妃二人隨行的宮人問話,便是不能靠近亭內,那落水的情況總是有人看見的罷。隨後將情況結合一番,倒也將方才的二人落水的情形問出七七八八了。

原是高賢妃與柳嬪在此處碰麵,二人入了亭內,並不允許她們這些宮人靠近,她們也隻隱約聽到二位主子細微的說話聲罷了,說話聲一直是平和的,平沒有起爭吵,而她們也是聽到二位主子尖叫才進了亭內,此事二位主子已經掉入湖中了。

這亭子本就架在池子中央,離岸邊並不近,且黑燈瞎火的,僅有幾隻昏黃燈光的燈籠,在岸邊等候的隨行宮人,壓根兒就沒看到當時兩位主子落水的情況。

不過也有宮人反應,當時柳嬪是離亭子比較近的,但亭子不大,能站的人不多,是以救援的時候,他們是先將高賢妃撈上來,而後才撈起柳嬪的,這也難怪柳嬪情況更嚴重。

這倒不怪宮人先撈的是高賢妃,畢竟高賢妃是四妃之一,位分比柳嬪高了不是一點半點,宮人們救援時,心裏自然也帶了杆秤。

這倒無可厚非,隻是關於二人碰麵的原因,一邊說是高賢妃邀請她們家小主兒來的,而高賢妃這邊,又說是柳嬪說有要事,請求高賢妃務必前來。

究竟如何,就看二人誰拿得出證據了,此時已過二更天,三更時宮門是要落鎖的,阿盈便吩咐宮人將他們主子各自抬回宮內,這處宮殿畢竟簡陋,不是養病的地方。

此事便放到明日再議,阿盈自己也起身回宮,臨走前,阿盈不忘與二人的貼身宮女吩咐一句,“好好伺候你們家主子,待你們主子養好傷之後,至多兩日,便讓你們家主子到鳳棲宮來,詳細與本宮說說今兒到底是什麼情況。”二人紛紛應是。

回宮後,阿盈坐等片刻,幸而皇上沒有再到鳳棲宮來,聽宋嬤嬤說,衛小儀二人已經被交給皇上的人了,想必皇上是去處置此事了罷。

阿盈不由慶幸,皇上不來才好,正好她有話要與阿軟說。

回了鳳棲宮,此處比起南禾池及禦花園來說,要明亮得多,阿盈才更仔細的打量阿軟,發現阿軟不僅是頭發衣衫髒亂,小臉蛋上看著是幾道灰印,其實是被擦傷的痕跡,隻是叫灰塵給蓋住了。

甚至於手上還多了幾道已經結痂的劃傷。這才短短個半時辰就變成這樣,阿盈不由擔心起來,不過是不見了個把時辰,小團子這是跟誰打架鬥毆去了?這傷痕明顯就不是意外弄出來的。

然而任憑阿盈如何追問,阿軟都不肯開口,隻說一句,”反正阿軟是打贏了,母後別擔心。”

說著還昂頭笑了笑,小孩子就是天真無邪,阿盈關心的是他的身體,而他卻以為阿盈在意的是他打架結果的輸贏。

阿盈隻得歎了口氣,她畢竟沒有生養孩子的經驗,也不知該當如何教訓阿軟。她倒是有心查看阿軟的傷處,阿軟的小模樣如此“慘烈”,可見這架打得不是鬧著玩玩而已。

然阿軟這隻小團子並無實體,阿盈沒法觸碰到他,更別說掀開他的衣衫查看傷處,給他上藥了。

小團子也瞧出阿盈心情不佳,趕忙安慰道,“母後,並不是阿軟主動要去打架的,是他挑釁再先,舅舅曾說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是他再三挑釁,我才下首斬草除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