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周立波:空投在上海灘的一枚文化炸彈(3)(1 / 1)

潛心創作,內外兼修

周立波重出江湖,迅速收複失地,票房節節攀升。但自他2006年12月1日重返舞台以來,盡管現場效果非常好,還隻是"小弄弄",一年隻是演個五六場。此時,周立波開始思考,什麼樣的形式既能吸引觀眾,又能最大範圍地發揮自己的個人風格呢?

這時,一種新的表演形式應運而生。2006年年底的一天,被周立波稱為"大哥"的關棟天給周立波看了一盤香港錄像帶--是許冠文的'棟篤笑'。看過後,他當即覺得自己也能做。隨即踐之行動,周立波取上海本地單口滑稽、北京單口相聲以及香港"棟篤笑"之長,創造出了被周立波定義為"一種表演性質的演說"的"海派清口"。

"海派清口"最初以調侃時事為主。2007年到2008年,周立波連續推出幾十場時事盤點,"小布什白天被扔鞋,晚上就被我拿來調侃"。

在舞台上不做小醜,要成為智者,這是周立波自定的目標。"我要站在比觀眾高的位置,俯視我的觀眾,觀眾才會信任我,才會在我身上學到東西。"每天,周立波的讀書時間不少於3個小時,一天要看15份左右的主流報紙、雜誌,還愛看些哲學書和工具書,家裏、公司、車上,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一定會放上一個記錄本,遇到有趣的事和想法,隨手記下來,每個月將記錄整理輸入電腦資料庫。"好記憶比不過爛筆頭,我演出是沒有彩排的,全靠平時的積累。我的朋友很多,而且大都是各行業的精英,可以從他們那兒得到很多別人無法拿到的生活素材,再從中加工提煉出自己的觀點。"

周立波每演一場,都要更新時事、民生內容,比如甲型H1N1流感已經成了他的節目內容。為了讓自己對時事一直保持相當的敏感度,周立波在演出中有20分鍾的"現場短信互動"環節,觀眾在下麵發短信,除宗教、隱私、政治以外的所有問題都可以現場提問,他即興回答。

梳著小分頭,穿著得體西裝,再加幾瓶礦泉水,周立波不換裝,不休息,一個人,一張嘴,一個提示夾,撐起了一台"海派清口"表演。他的單口,既有傳統噱頭,更有時尚笑料;既有脫口秀,又有才藝表演和短信互動。他正話反說,漫談愛情、婚姻、家庭、事業、財富,常在不經意中穿插匪夷所思的連環噱頭,並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到與觀眾的閑聊中。滑稽泰鬥周柏春逝世後,他更是以自己逼真的模仿讓觀眾領略到了一代滑稽大師的風采。

文化炸彈,引爆全場

2009年除夕,就在小沈陽因春晚的亮相火遍全國的時候,有另一個人,在上海,他的受關注度遠遠超過小沈陽。

一口上海話,一個人,一個舞台,在周立波140分鍾的表演時間裏,觀眾發出笑聲達680次。

2008年12月1日,《笑侃三十年》正式亮相,原來打算在蘭心大戲院隻演12場,沒想到幾場票往票房上一放,很快售罄。2009年1月,《笑侃三十年》加演7場,開始時一票難求,一直演到小年夜。蘭心大戲院681個座位的場子,已經無法容納觀眾的熱情,劇場隻好轉戰到有1300座的美琪大劇院,再加演10場。與此同時,周立波堅稱門票不包場、不團購、不贈票。一天,上海某位領導臨時過來看戲,可票早已賣完,工作人員隻好拿著一個信封包上380塊錢,塞給前排一個觀眾:"我們退還您票價,再給您旁邊加個座,算請您免費看這場,您的位子讓給我們可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