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底,計算機病毒剛剛在國內出現,這引起了雷軍極大的興趣。為了解決學校機房染毒的問題,他和同學馮誌宏合作開發出了《免疫90》,這是他寫的第二款商業軟件。當時的條件並不好,他們還沒有自己的電腦,隻好在外麵的一家公司找了一台電腦輪流上機,分工合作開發程序。因為寒假自由時間比較充裕,就選擇了在寒假進行開發。武漢的冬天特別冷,每天他們都從武大騎車到那個公司去上機,風雪無阻,腳也生了凍瘡。放假時食堂吃飯不方便,他們就經常自己動手煮波紋麵,直到幾年後雷軍還在提"馮誌宏煮的波紋麵很好吃"。
《免疫90》售價260元一套,上市後在武漢和很快就賣出了幾十套,雷軍和馮誌宏每人賺了好幾千元。此後,在老師的推薦下,《免疫90》還獲得了湖北省大學生科技成果一等獎。在這期間,他在《計算機世界》等刊物上發了很多篇關於病毒的文章,成了當時小有名氣的"反病毒專家";同時,還在學術刊物《計算機研究與發展》上發表一篇學術論文,入選第一屆青年計算機大會論文集。當時,湖北省公安廳還專門請雷軍講課,講反病毒技術。
此後,雷軍還先後與人合作開發過共享軟件RI(RAMinit,清內存的小工具)、自然碼、電腦加密等軟件,靠著這些極具技術含量的軟件,大三時,雷軍就成了同學中的百萬富翁。在電腦程序的意氣飛揚中,他也曾夢想成為中國最高級的電腦程序員。
如同比爾·蓋茨當年會選擇輟學創業一樣,雷軍也曾經曆過這樣的彷徨。他在圖書館看了一本《矽穀之火》,深深被喬布斯的故事吸引。八十年代是喬布斯的年代,他是全世界的IT英雄,當年的影響力絕不亞於今天的比爾·蓋茨。九十年代初,連蓋茨都說,他隻不過是喬布斯第二而已。在電子一條街打拚一段時間後,雷軍夢想寫一套軟件運行在全世界每台電腦上,夢想辦一家全世界最牛的軟件公司。
那是大三那年的暑假,王全國有個同事和他的一個朋友想辦家公司,想拉雷軍和王全國入夥。雷軍和王全國主要負責技術和服務,股份四個人平分。自信滿滿中,四個年輕人幾乎是一拍即合,租下了武大附近珞瑜飯店103房間作為辦公室,什麼賺錢就做什麼,沒什麼套路。每天忙得熱火朝天,白天跑市場銷售,晚上回來做開發。
公司取名為"三色Sunsir",希望紅黃藍三原色創造七彩的新世界,放飛創業的夢想。四個人都沒有什麼錢,也沒有找人投資,最後還是雷軍幫公司拿了第一張單子賺了幾千元,才開始正式啟動了。
很快,他們找了一個方向--做仿製漢卡。結果沒過多久,他們仿製漢卡的技術就被人盜用了,對方一次做的量比他們大,價格比他們便宜,這一技術隻好流產。
此後,他們先後接過組裝電腦、打字印刷的活。但實際上,賬上基本沒什麼錢,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四個股份相同的年輕人,在為誰做董事長的問題上一直爭論不休,為此,雷軍多次被他們從武大的教室裏喊出來開會。高漲的熱情一天天被殘酷的現實消磨,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大四的學生,我是否具備創業所需要的能力?琢磨了好幾個晚上後,他提出散夥。
分得一台286、一台打印機和一堆芯片,結束了最初的創業,雖然前後隻有半年多,但雷軍卻感覺有一個世紀那麼漫長。經過創業的艱難,回到學校,他心裏輕鬆極了,一個人走在武大的櫻花路上,覺得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