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金山前總裁兼CEO雷軍:作為非天才的存在(3)(1 / 1)

加盟金山,揮灑16年崢嶸歲月

大學畢業後,雷軍選擇了北京作為自己事業起航的首站。1991年的夏季,他幾乎像飛蛾撲火般奔向了那塊中國電腦業的聖地。當其他同學選擇了深圳和廣州,講述那裏的鈔票盛況的時候,他沒有絲毫的心動。

滿懷著幹一番大事業的心情,雷軍被分到了一家研究所,參與一個大項目。雖然工作在郊區,工資微薄,但他也不曾在意過,就是一直找不到真正參與大項目的感覺。在那段時間,時間過得非常慢,慢得不知道如何打發。

這個時候,雷軍認識了蘇啟強,當時他是用友公司的副總經理。蘇啟強建議雷軍繼續開發加密軟件。就這樣,雷軍決定繼續開發BITLOK新版。

可到了這個時候,再寫軟件就比以前麻煩得多。雷軍全部的業餘時間,隻有周一到周五的晚上。為了節約時間,他經常以"小時"為時間單位來安排晚上的日程表,有時如果完不成計劃就幹通宵。最深刻的記憶是有次淩晨四點,程序寫完存盤時,電腦突然死機了,把備份的文件寫成了零字節。雷軍第二天必須給人演示這個程序,這時候已經不可能重寫,當時他整個人都呆了。同宿舍的朋友醒了,幫他從硬盤裏的第一個扇區找起,花了兩個小時,終於全部找回。後來,室友開玩笑說他當時急得都快要哭了。

那個時候的辛苦可想而知,由於剛開始工作,雷軍不好意思遲到,隻能勉強自己少睡點。但他麵臨的最大痛苦不是苦累,也不是報酬太低,而是快樂沒有人分享,每每遇到一個難關,不會有人幫忙解決;花費很大的力氣解決的時候,高興得手舞足蹈,也沒有人分享。雷軍也是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的年輕人,在快樂沒有人分享的日子裏,他出色地完成了BITLOK 1?0。

1992年初,雷軍正式加入金山,擔負起技術方麵的重任。牽頭在北京成立金山開發部,負責WPS漢卡的技術支持。同時,他還帶著20名同事,研發金山未來3~5年的產品,自認為可開天辟地、成為"求伯君第二"的技術研發。

幾年間,他以自己的技術實力和成績證明著自己,在金山漸漸嶄露頭角。兩年後,雷軍已經成為北京金山軟件公司總經理。

1995年,類似於Office套件的產品完成,信心百倍的雷軍拋棄"WPS"品牌,自名"盤古組件",意圖借此反攻已被微軟Word全麵侵占的WPS市場領地。然而,由於產品在當時市場中並不具有太大優勢,"盤古"沒能為金山和雷軍的前途開天辟地,金山公司經營反而陷入空前困境,以至於求伯君不得不賣掉自己的別墅來維持生計。

1996年,金山已到了幾乎難以維持的地步。從5月1日開始,雷軍在家裏足足"休整"了6個月。學了不少融資方麵的知識,也想清楚了許多市場經營管理方麵的問題。11月,他重新回到金山,幫著求伯君收拾殘局。

1997年,新版WPS97麵市,挑戰微軟Word,重獲市場追捧,金山重新出現生機。第二年,聯想便以現金450萬美元外加折算450萬美元的商譽注資金山,重組後的新金山急需一位職業經理人來掌舵。許多人選在求伯君腦海中不斷盤旋,但他就看上了雷軍:"要不你幹吧!"

1998年8月,雷軍正式就任金山公司總經理。在此期間,他的職業生涯從軟件研發到市場運作,最後至高科技企業的管理,成功地組織開發了一係列產品,也成功地組織了一係列的市場操作。金山的快譯、畫王、毒霸、單機遊戲、網遊等,無一不是雷軍和他的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金山詞霸更是一絕,金山WPS也是民族軟件的希望,雖然它的市場份額不大,但誰又可輕言WPS的未來。用16年艱難打拚,與市場共命運的崢嶸歲月,雷軍為金山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