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雜誌執行主編李黃珍
什麼是工作?
對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我曾經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去思考和感悟。因為曾經有許許多多的大學生都在問我同樣一個問題:“老師,我馬上就要畢業了,您看我應該找個什麼樣的工作呢?”而這也引發了我一連串的自問:“工作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去工作?找工作意味著什麼?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當今,就連許多進入職場多年的“資深”工作者也都迷失了工作的方向、忘記了工作的目的。很多人是在不明白工作的真諦的情況下從事自己的工作的,並因此而煩惱、受傷、怨歎。然而,對於那些還未走出象牙塔的莘莘學子,當他們還未真正了解和感悟“工作”的內涵與真諦,甚至被灌輸了錯誤的認識之後,他們的職業發展必然一直處於如履薄冰的狀態。
或許是“吸引力法則”的緣由,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關於工作的一連串的疑問我未曾找到答案,之後卻在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裏找到了。“工作就是提升心誌,磨練人格的修行”,因此,無論什麼樣的人,都要“工作”,而我們從事工作的價值觀也是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一個已經身在工作崗位上的人來說,你的工作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態度,而對於那些即將進入職場的應屆生來講,如何選擇工作,也就如何選擇人生。
對於徘徊在職業生涯道路上的人們,隻有了解了工作的意義,才能讓找工作變得更有價值。雖然以規劃為題,但是海梅在這本書中卻用心去做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用許多生動而又深刻的實例和觀點幫助那些對職場並非真正熟悉的人們認識、了解和感悟工作的內涵,這是一個人在職業發展中的學習過程。
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
美國著名管理專家William
J.Rothwell對職業生涯規劃內涵的界定是這樣的: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的製約因素,為自己實現職業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個人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目標並製定相應的計劃,以避免就業的盲目性,降低從業失敗的可能性,為走向職業成功描畫最有效率的路徑。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應該慎重。中國的古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職業對於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性。現代人大部分時間是在社會組織中度過的。在畢業後到退休前的幾十年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和我們的工作打交道,因此,我們從事的工作,是否是自己喜歡的,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有意義,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正如美國杜邦公司副總裁卡爾夫所說:“在我看來,世界上最大的悲劇莫過於,有太多年輕人從來沒有發現自己真正想做什麼。想想看,一個人在工作中隻能賺到薪水,其他的一無所獲,這是一件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誤區隱藏在我們周圍。許多人堅持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這世界變化太快,很多事情既然無法預測,再規劃也是枉然。”其實,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目的在於對自我和環境的不斷探索。通過職業生涯探索,能夠更多地了解自己和環境,並做出更充分的準備,有意識地發揮出自己的潛能;以積極的態度麵對人生,隨時知時知勢知己,隻有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正是由於時代變化太快,職業生涯規劃才有必要,計劃時代和鐵飯碗時代是不用職業生涯規劃的。
什麼是去偽存真?
市麵上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書籍數不勝數,在剛剛看到本書的樣稿時,內心頓時傳來一種聲音:“這本書能夠在種類繁多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書中脫穎而出嗎?就不怕淹沒在浩如煙海的圖書當中?”直到讀完了這本書,才發現自己的擔心是多餘的,也為海梅的良苦用心而感動--正是為了還原職業生涯規劃的真正價值,才會堅定不移地選擇了這個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