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地球上。
這裏所說的我們,是指人類全體。高山、大洋、國界、還有膚色和語言,仍然在阻隔著我們,然而,風雨和空氣是不能阻隔的。
誰都能感到:世界正變得愈來愈小。
誰都得承認:我們同是地球人。
地球的未來,是人類共同的未來。
地球的命運,是人類共同的命運。
迄今為止,在浩茫宇宙中,隻有地球才是人類唯一共有的家園。
在人類的思維活動中,了解,是一個重要的基點,由此出發才能生出愛或者不愛。
可是,我們最關心的通常是一個簡單的結論,既忽略了基點,也忽略了過程。
我們在忙忙碌碌中最熟視無睹的,通常是我們本應該最為了解而又往往知之甚少的。
比如我們寄居的,給了我們春夏秋冬,給了我們夢幻、歡樂,同時也給了我們災難的地球。我們幾曾關心過它?愛撫過它?
宇航員告訴我們,在宇宙深處有一個無數恒星組成的漩渦狀的星係,那就是銀河係。與別的星係相比,它隻是中等規模的,然而其幅度之廣闊便足以使人類頭暈目眩了;它的發光圓盤的直徑為8萬光年,中心突起部分的厚度為1.5萬光年。
在離銀河係中心大約3/4半徑處,一顆看似平凡無奇的黃色恒星在那裏閃耀著,它便是我們的太陽。
從遙遠的太空望去,太陽的光微弱到僅如螢火。
即便如此,那火卻吸引著眾多的行星、衛星、流星及彗星,孜孜不倦地繞它而轉。
這眾多的星辰中,便有地球和月球。
光的魅力,光的頌歌。
而我們的地球,沐浴著陽光,置身在數以10億計的芸芸星係中的一個星係的邊緣。
它很容易被忽略。
它顯得迷茫而且孤獨。
它實在是一顆眾星之中微不足道的小小星球。
可是,又有誰能比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更知道地球的神奇呢?
它自己便是一個天地。
它擁有一切,徹上徹下,無奇不有。
從日光之熾烈,到月色之清淡。
從高山之挺拔、偉岸,到沙粒之細小、渾圓。
從永不停止運動的原子,到人類廣大無垠的靈智與精神。
它是負重的生靈,瀟灑的雲。
它是已知的一切,和一切的未知。
在宇宙萬物的序列中,地球便因為渺小而偉大了,因為平凡而神奇了。
地球是專為人類及各種生命設造的。
地球的內部結構、外殼、大氣、山巒、森林與河流,乃至它在太空中的運行,形成了一切生物特別是智慧生物的最佳生存環境。
同時,一切幸福與苦難,智慧和愚昧,已經過去的久遠的曆史,就在眼前的久遠的未來,都是憑藉著地球有聲有色地展開的。
據說,地球的存在以及它的孤獨的行旅,已經有45億年了。
據說,在地球上生活過的人類,曾經有500億之多。
地球給予人類的,不可謂不豐富了。它養育過500億的人啊,還有無數的生物群落。
地球給予人類的,不可謂不渺茫了。一代又一代的智者論辯著,地球是方的還是圓的?
夜觀天象的最初感覺,是雜亂無章。閃爍的天體卻又充滿著誘惑,人類最早的想象,哲學、文學與科學的種子,便在這時候撒播到了地球的泥土中。
也有山呼海嘯、驚雷閃電的恐懼。
我們無法找到適當的語言來描述地球、月亮以及太陽的輝煌的運行。
我們隻能說,人類生活的世界是分秒不息地旋轉著的變化著的世界。
地球帶著它的衛星--月亮,在宇宙空間旋轉運行。地球以每分鍾1770公裏的速度繞太陽公轉,而太陽又以每秒240公裏的速度帶著地球在銀河係中疾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