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共同行動,為了共同的未來(1 / 2)

隻有共同的憂患,才有共同的智慧。

隻有共同的行動,才有共同的未來。

21世紀和我們每一個人密切相關。當可持續發展成為一種跨越時空的戰略思想時,它的成敗實際上就央定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

就人與自然的關係而言我們的很多成功其實是失敗,我們曾經的輝煌是凋敝的開始。人類不能再失敗了,因為我們已經無路可退。

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有很多旨在改變我們落後、貧困與環境惡化的項目,而最終完成這些項目需要做的卻是無數平凡而細小的事情。當這些平凡細小的事情成為12億人的共同行動時,就成了可以震驚世界、可以改變未來的偉人工程!

我們有了大型的城市垃圾處理站,可是假如我們仍然隨地吐痰、丟棄垃圾,那麼這個城市的環境不會因為有了垃圾站而變得美好。

每年春天,我們都會去種樹,倘若對樹木沒有悉心地愛護,隨意攀折,那麼毀樹要比種樹容易得多。

我們當然要大聲地警告並製止愈演愈烈的公款吃喝,然而我們也不能忽略了每個家庭餐桌上的浪費,誰也無法統計每天城市居民扔掉的米飯與饅頭有多少?

一個外同明友站在北京的立交橋上感歎:你們中國人太大方了,怎麼能舍得那麼多的土地修橋呢?

北京的耕地一年比一年減少,北京的城市建設正以“攤煎餅”的方式,一塊一塊地攤下去。

在北京的一個公共浴室裏,不管有多少人洗澡,所有的淋浴水龍頭都嘩嘩地流淌著。那是地下的溫泉水,這些潔淨的水、生命的水,有的沒有經過任何使用就流淌得像一條條小河,與汙水一起流向下水道。

隨便走進北京的一個居民樓,你都會看到過道裏沒有關上的電燈。中國的抽水馬桶大多是漏水的,一點一滴地漏、長年累月地漏,每年夏天,立交橋上便是小吃攤和西瓜皮的世界。賣西瓜的吃西瓜的人在汙染環境這一點上,從來都是一致的。

上海試運行的地鐵車站,那種豪華、氣派被無數的泡泡糖糟蹋了。

廣州的市區擁擠不堪,街道上隨處可以見到垃圾。但廣州市民的室內裝修正一步一步趨向賓館化。

人們滿足於一個舒服的居室,至於居室之外的生存環境,那又似乎與已無關了。可惜我們這個世界不是用門窗可以隔斷的,汙染、煤煙、噪音紛至遝來,更何況在一個城市?

泰山、黃山、長白山、張家界等等旅遊勝地,在發現之後便意味著立即被汙染。但從各種各樣的遊客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細微的差別:外國人把廢棄物放在一個自己拎著的塑料口袋裏,而我們的同胞則把易拉罐、啤酒瓶、果核統統拋撒在路上。

中國是個汽車大國。1992年中國社會集團購賣力支出90億元。70%用於購買小汽車。1993年前5個月,中國購買小汽車就達12萬輛共14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7%。那些以坐進口的豪華小汽車為榮的官員們該想一想了!

從1993年開始,人均收入不到400美元的中國成為法國名酒的頭號市場,一年內消費了1600萬支高檔白蘭地酒。同樣,以高檔白蘭地幹杯的人也該想一想了!

我們再來看看一年前幾個高爾夫球場的會員標價:北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為6萬美元,北京鄉村俱東部為5.2萬美元,上海浦東高爾夫俱樂部為10萬美元,廣東中山高爾夫俱東部為13.8萬美元,深圳高爾夫俱樂部為8.5萬美元……

同時,我們的糧食種植麵積卻跌至警戒線以下,致使1994年全國糧食減產。持有幾十萬金一證的高爾夫球手們,有句農民的話也許你不愛聽:高爾夫球可打可不打,一日三餐卻不是可吃可不吃的。

生小汽車、喝白蘭地、打高爾夫球畢竟不是中國大多數人可以享受的,可怕的是那股毒化社會的奢靡之風,汙染著人們的心靈,腐敗著社會的風氣。

今日之中國,名片是十分流行的。

名片越做越高級。

燙金、鍍塑、印著照片、噴著香水。為了製作這些名片,我們的土地上倒下了多少森林?

在比我們富裕得多的歐洲,人們卻以持有再生紙做的名片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