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環境(1 / 3)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是人類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開始關注全球環境狀況,呼籲人類保護環境的曆史盛會。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於1974年6月5日由《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建議並確立世界環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

藍天之下你我他,優美環境靠大家,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隻有盡到責任,才能使我們的家園更美麗藍天之下你我他,優美環境靠大家,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讓我們珍愛生命,善待自己,保護好我們的環境家園。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愛護花草樹木,愛護環境,讓明天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生產與生活的基本條件。

保護生態環境,人人有責,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環境,讓草綠鳥兒歡歌,讓我們的家園美麗,生機勃勃。

隻要全民動員起來,群策群力,積極行動,持之以恒,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就可以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相輔相成,達到共贏。

要以人為本,立足自身,點滴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厲行節約,防止浪費,珍惜資源,植綠護綠,減少汙染,保護生態環境,為我縣生態環境永續生存與發展盡綿薄之力。

我們要從身邊做起,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生態環境,共同為建設美麗中國而努力吧!

我們是未來的主人,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標誌,保護環境是我們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人類必須明白,也許造成水汙染的不是每一人,可收到環境汙染的,必將是每一個人!

大家將水汙染這一現象重視起來,自己從身邊小事做起,愛護水源,保護水源!

近年來,水汙染卻非常嚴重,人們大量用水,或排放廢水等,都會造成嚴重的水汙染。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質基礎,也是農牧民生產生活的出路。

請大家將水汙染這一現象重視起來,自己從身邊小事做起,愛護水源,保護水源!

合理利用資源,減少不可回收垃圾,減少對環境的汙染,讓地球成為一個更舒適的、更美麗的家園。

保護生態環境主題論文範文精選7篇【篇二】

中國是世界範圍內城市化進程最快的一個發展中國家,其中伴隨著過度消耗資源、加速環境汙染、嚴重破壞生態等嚴峻的環境問題,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是必然選擇。下麵從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入手,探究提出若幹具體的保護措施,希望能對提高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成效有所幫助。

生態環境是支撐城市快速健康發展的基石,良好的生態環境不但對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利,還能幫助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麵對當前因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而阻礙城市發展進程的嚴峻形勢,城市生態問題在社會各界引起廣泛關注,如何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值得探究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1、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自世界走進工業文明時代以後,城市在工業化進程的推動下有了飛速的發展,城市數量大幅增加、規模越來越大,成為開展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活動的中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功能越來越完善,有效推動區域經濟繁榮與社會文明。然而城市化在為發展經濟與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帶來諸多生態環境方麵的問題,導致城市建設與發展遭遇巨大的生態威脅,人的身心健康以及自然生態係統均遭受諸多消極影響,如何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值得人們思考。因此,在城市化進程中不但要保護好既有的生態環境現狀,還要解決生態危機問題,在建設和發展城市的過程中科學利用自然資源,有效維護其再生能力,從而最大限度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下去。

2、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

2.1合理開發城市空間,建立生態安全格局

一是在城市建設中,須依據人口、資源、環境均衡發展以及社會經濟與生態效益相互統一的基本原則,進一步對開發城市空間的強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優化城市空間職能結構,推動城市生產空間的集約與高效發展,使城市生活空間保持宜居、山清水秀等優勢特征。

二是有機結合城市的生態空間分布,圍繞山地、水係等主體,用城市綠地、景觀廊道等作為補充,與城市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濕地、水源地、森林公園、生態功能區等串聯起來,建立城市生態保護戰略格局,形成保障城市生態環境安全的景觀格局與生態屏障。

三是對應城市產業空間布局、生態安全格局,對開發產業的強度進行嚴格控製,保證城市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統一。

2.2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建設城市生態體係

一是促進城市低碳發展,在快速發展產業的同時保持較低水平的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實現汙染低、能耗低的低碳經濟,建立低碳城市;依托科技手段對環保型產業給予大力的扶持,倡導低耗清潔的生產工藝,推進城市工業企業節能降耗,圍繞工業零排放目標的實現倡導循環利用資源,並倡導上下遊產業之間的合作,充分利用工業副產品,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經濟。

二是建立健全環境評價體係,設立環境入境標準,並合理劃分城市開發強度不同的區域;針對在建設中被破壞的土地以及荒地實施植被恢複、生態保育等措施;在引進項目時要堅決放棄高耗水、高耗能、高汙染等項目以及占據較大麵積土地的、單位麵積產出率較低的項目,嚴禁環保不達標的、高汙染的企業進入城市。

三是保護好城市的濕地資源、水源地,加大保護森林資源的力度,嚴格控製林木采伐;積極建設城市的水源地保護林,建設重點防護林、交通線綠化帶等,推進建設城市的綠化林網,從而全麵提高城市森林的覆蓋率,完善城市生態體係建設。

2.3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優化城市產業布局

一是對城市的工業用地進行集中規劃,建立新型環保工業組團,鼓勵城市的各個企業集聚到工業組團裏。組團內不能超標建設廣場、道路等,進入的企業務必要嚴格遵循集約與節約用地的基本原則,利用閑置土地來提高單位建設用地麵積的投資強度;依托綜合交通網絡對倉儲用地進行統籌安排,在城市高速公路、地鐵出口周邊等建設綜合性的貨場、倉庫,以構建城市的倉儲物流中心,促進城市產業布局的優化。

二是科學布局生活設施及服務設施的用地,按照城市的產業空間布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等規劃建設居住地組團,使市民的工作、生活以及出行等需求得到滿足;規劃公共服務設施的用地,整合辦公用地,並建設商業中心,形成集聚效益,提高經營效益;對商業中心區、行政區等優勢明顯的城市地段實施土地拍賣、招標等策略,引入良性的土地競爭機製,開展土地使用權抵押、轉讓以及授權經營、作價入股等業務,將城市的土地資產盤活;進一步規範管理土地價格,推行土地資源儲備製度。

三是保證城市的生態用地、農業用地,積極建設城市周邊的環境綠化事業,打造城市外圍的綠色生態圈,並科學規劃城市公共綠地,保證綠化的整體覆蓋率;有效保護濕地、林地、河湖等生態用地,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的特征落實環境的綠化、淨化、美化等工作;切實保護好城市的基本農田用地,嚴格執行耕地占用補償機製,保持耕地占補的平衡;確保農業用地、生態用地之間的比例合理,並從城市土地經營收益中撥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生態建設與土地整治,形成開發和保護城市土地的良性循環機製。

2.4治理城市環境汙染,提升城市生態水平

一是調整能源結構、控製大氣汙染。

在建設城市的過程中要以改善能源結構為入手點,積極倡導使用電力、液化氣、天然氣等優質清潔能源,並發展核供熱,鼓勵開發、生產、使用太陽能、潮汐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逐步推廣綠色生物質能的使用;大力發展集中供熱,及時將10t以下的燃煤裝置拆除,積極推進潔淨煤技術、燃煤過程脫硫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改變落後的煤炭使用方式。同時,要重新定位煤、電、氣等能源的價格,通過經濟杠杆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降低煤炭消耗;核定城市各個單位及部門的燃煤指標,供應要限量;加快用清潔能源取代煤炭的速度[3]。

二是處理、回用城市汙水。

城市要進一步加快建設汙水處理廠的步伐,陸續建設二級汙水處理廠,使汙水的日處理量有所增加;鼓勵各單位、部門、市民節約用水,提高重複利用水資源的效率,全麵落實汙水回用工作,即城市的每一家汙水處理廠都要充分考慮中水回用,新建的居住區、公共設施等要配建中水回用裝置,大型的賓館、酒店等都要回用中水;不斷加強排水管理,逐漸將城市的舊區改造成截流式河流製,新建區則建設成分流製,盡快完成城市所有排汙河道以及明溝的整治工作,做到截流汙水,清查排瘀河床,且須處理截流汙水之後再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