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資整備(3 / 3)

熊卜佑環顧了一下四周,然後拿出一張圖紙,這是巡檢司周邊的地圖,這裏是臨高角,這座小山丘上就是巡檢司的駐地,上麵這個符號是烽燧,巡檢司的房子年久失修,周圍也很荒涼,雜草很高,便於我們隱蔽。熊卜佑一邊說一邊用激光筆點著,他之前親自去巡檢司附近查看過,這地方除了一些漁民平時沒什麼人去,晚上就更不會有人了,隻控製一兩天不會被發現異常。“前指”需要的隻是延緩告警,隻要控製了烽燧和巡檢司的官兵,一般民眾最多口口相傳,專門去縣中告警不太可能,就算去了,巡檢司沒有發出警報縣令估計也不會輕信。在原時空的推演——也就是徐策的穿越小說中——組織的船隊一到博浦,烽燧就放出了信號,導致沒過多久官兵的征剿就到來了,雖然沒有吃虧,但是如果能有更長的緩衝期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此次專門派出軍事小組前來,熊卜佑是臨高本地人,語言相通,近半年來一直在本時空進行化妝偵查,而於鄂水是文史組的負責人,抓到了人他要協助審訊。其他人都是行動組的,錢水廷兄弟是前天到的,他們帶來了一艘遊艇和一艘帆船,由於到時候得親自操船,同時還要穩住家裏人,所以兩兄弟沒有過來,但是他們貢獻出了自己帶來的武器,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要是沒有優勢火力,行動組可不敢保證任務能圓滿完成,為了保險,文德嗣又為每個成員配備了夜視儀和防刺服。

交代完一切,熊卜佑從裏屋地板打開一個地窖把眾人引了進去,下麵是安全房,食物飲水和床鋪一應俱全,接下來的幾天“前指的人就將在這裏度過。

※2013年4月11日下午

湛江市區一處五星級酒店,80多名剛剛趕到的“援非專家”下榻在這裏已經第二天了,酒店員工隻知道明天他們就要出發前往碼頭,在那裏登上貨輪前往坦桑尼亞,牽頭的是此地赫赫有名的南海集團,沒有人對南海集團的雄厚實力和他們開發非洲的信心產生絲毫懷疑,據說這家酒店就有南海集團某位副總的股份。

江帆和孫良宇住在一個房間,江帆正在把自己的資料作最後的核對,在外派人員中他主要負責東歐及近東地區情報的收集,而所謂的情報其實多數局限在地裏和曆史上,雖然組織中有專門的文史資料組,但是現場的勘察和走訪其實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補充,對於一些文物,有照片資料就更容易幫助人們理解。工作畢竟越細致越好,這些年從從聖彼得堡到伊斯坦布爾,再到雅典和開鑼,江帆走過的地方已經足夠多了。孫良宇在組織內負責將各地數據彙攏後製作成三維模型,之前他已經做了很多了,組織要求他盡量先完成東亞及南亞這一塊的資料庫,這是未來幾年的重點。這些東西都將以電子數據格式保存,成為日後政權最寶貴的財富。

4號碼頭,650噸袋裝大米已經全部裝好,還有大量的調味品和午餐肉之類,因為全是分批從旗下超市的存貨中調集的,倒是沒引起什麼注意,也沒引發搶購潮,這點馬千矚非常滿意。碼頭的工人們也沒在意這些細節,畢竟對於出國的中國人,吃飯是個很頭痛的問題,多帶些吃的再正常不過了,至於那些撕掉了標簽的午餐肉罐頭則更好解釋,誰也沒有必要在一個擁有大量穆斯林的國家觸這個黴頭,當然他們並不知道這隻是組織為了在大明隱藏自己來曆的一種對策而已。

虞亮的貨物是最後一批上船的,組織給他的經費他在非洲搞了一個小農莊,說小是以當地概念而言,但是臨走的時候他還是舍不得那兩架M4飛機和那10輛農用拖拉機,拖拉機是國內的外銷型,質量比內銷的好不少,而M4這種雙座的輕型農用飛機更是好東西,再說100多萬的設備他也舍不得丟掉,加上這次行動的船噸位不小,有足夠的空間,幹脆就連發電機他也給一並帶上了,達乘一艘回國的運銅船他於兩天前抵達湛江,雖然隨船的其他人不明白這個老板是什麼毛病,千裏迢迢從坦桑尼亞帶這麼多東西回來轉天又全給拉到另一艘去坦桑尼亞的船上。總之,最後不明真相的群眾一致的結論是此人在洗錢,而且是一種非常低端的洗錢活動,純體力的……

總之,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的準備著,當天晚上得到的消息,何陽偉的油輪和北緯的軍火輪已經抵達硇洲島外海,正在準備進港……

海麵,出奇的平靜,雖然起風了,但是浪……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