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切的起點(1 / 3)

時間再次回到2009年的那個早晨,10月1號當天,文德嗣悠閑的坐在自家馬桶,客廳電視正在播放國慶閱兵,他把聲音開到了最大,一邊大號一邊用本子上著網,他不知道此時一個改變曆史節點的東西正在他的菊花下醞釀。

就在電視裏“同誌們好”,“首長好”一聲聲傳來時,他感到馬桶裏的水在翻滾,然後就向漏水一樣的“咕咚”聲傳了出來,文德嗣趕緊起身打理好穿好褲子,等他回頭看時,卻見馬桶裏出現了一個藍色的光圈,關於這一點,他授權徐策在穿越小說中做了如實的描述,但是徐策顯然在辭藻上還不夠豐富。起初,他隻是發現這個光圈可大可小,直到一次他突發奇想的一頭鑽了過去,當然,這還得感謝他的房東,要是當初他的房東猶豫一下,沒有把這個一樓帶花園的房子租給文總,而是選擇自己開個茶樓的話,那麼這個故事到此也就完結了。

後來的事情證明,顯而易見的是,能量環是類似於蟲洞的存在,文德嗣在那邊發現了一個平行時空,大約是在天啟末年,當然,這一信息是於鄂水後來分析出來的。關於蟲洞的用處,文總考慮了很久,他不敢保證這個蟲洞的能量能維持多久,而同時他也不能確認還有沒有相同的東西存在,從實驗結果來看,洞口越大能量就會顯得越弱,根據這一理論,隻要將洞口無限放大,就能使蟲洞消失,根據後來加入的物理組成員解釋,這樣的蟲洞即便還有也不可能和這個蟲洞處於統一時空位麵,所以如果組織一次單向穿越理論上是不會和任何本時空的事物發生衝突,也不存在被其他蟲洞亂入的可能性。這就是後來穿越行動的理論基礎。

有了這樣一個基礎,文德嗣便開始他的第一部計劃,做一個穿越時空的倒爺。在這段時間,他認識了後來的辦公廳主任蕭子山、常委之一的王洛賓和他的金牌搭檔——政務院總理馬千矚。正如在網絡小說中連載的一樣,文德嗣、蕭子山和王洛賓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從他們在濠畔街臨時租用的一個倉庫傳了過去,正如之前文德嗣所說,對麵像是一個商站的後院,後麵的事情所有組織成員都知道了。正如小說中所寫,穿著一身迷彩服,髡發短衣的三人在一陣詭異的光芒後出現在文德嗣勘察過好幾次的院子空地上,再後來他們驚起了狗,也驚動了院子的主人。客居此地的高舉高大老爺,廣州城裏數得上的豪商破天荒的“接見”了這三個自稱大宋後裔的倭人——後來改口為髡人。文德嗣向高大老爺成功的推銷出了他的商品,玻璃器皿、打火機、化妝鏡。幾個月的生意,靠著溫州貨文總的團隊從時空的那一頭套購了大量白銀、黃金和瓷器,這麼來回倒騰下,讓他們很快有了第一桶金,將近5000萬的資產。

2010年,時機已經成熟,文德嗣開始謹慎的發展起組織的成員,在經過長時間考察並見證了蟲洞的奇跡後,一大批有誌於穿越並在400年前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工業化帝國的年輕人聚集了起來。

2010年3月,南海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注冊,利用組織成員的人脈和資源,加上充足的資金和專業背景,南海集團很快成為廣東地區上升勢頭最快的企業之一,他們的觸角深入到港口、基建、能源、農牧、醫療、科技等各個領域。

2011年經過組織長期考察劃分了北美、南美、歐洲、非洲、中東、日本幾個大區。公司的效益與日俱增,文總幹脆把日常經營交給蕭子山,自己帶上勘探組和軍事組的成員頻繁到東亞、東南亞各地“旅遊”。

從2011年1月到2012年3月,“考察團”帶著蟲洞把穿越組織在另一位麵的東亞和東南亞各地主要目標據點都給考察了一遍,全部用長焦鏡頭拍攝了照片,繪製了較為精確的圖紙,根據徐策在小說(或者可以稱為方案)中的推演,400年前的地形地貌和當代有很大差別,特別是海岸線,有些地方不去現場看看是不行的,至於歐洲、非洲和美洲,組織討論認為這些地方不是短時間能伸手的,考察了也白搭,就以本時空的數據為準先用著,真等到了攻略其他大洲時,政權也不需要依靠什麼高技術手段去搜集情報了。

本來時間就在一天天當中消磨,和高舉老爺的時空貿易頻率也下降了很多,組織不希望有太多的現代貨物流入對麵的時空,而對於最終穿越的時間一直都沒有敲定,隨著徐策的推演,發現在明末要從無到有發展出工業社會是何其的艱難,於是在組織中便形成了這樣的氣氛,希望盡量準備得充分些,再充分一些。這樣的心態一直拖到“文主席綁架事件”的發生,這是截止目前為止徐策的小說中描寫的最後一件真實發生的事件,以後的那就都是編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