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征糧(2 / 3)

眼下馬梟的情況他其實有所保留,髡賊在臨高的聲勢在他看來已經不是地頭蛇那麼簡單了,這位丁大人在鹽場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用後來民國範的說法就是,丁大人是回不去了。苟家這樣在本地盤根錯節的大戶都被連根拔了,更何況是丁老爺這樣的官員,不僅髡賊不會讓他回去,臨高縣和朝廷也不會讓他回去,說不定吳縣令已經順水推舟的遞了裁撤馬梟鹽場大使的本子上去了。

丁得子不過是丁家的一個家人,還是靠著連宗得的提拔,既不是賣身的家奴,也不是買斷的長工,若不是丁叔庸有鹽場的銀子,他每個月的份例銀子都是丁老爺自己來發,他也知道這樣下去不能長久。至於說這髡賊也好,澳洲人也好,既然能和臨高縣合作,相比也不是什麼不通情理的海口,在臨高這些日子所見所聞也是新奇得緊,所以生了些想法也不奇怪。

…………

吳老爺這兩日過得很是悠閑,今天又叫了主簿陪他下棋,午後的臨高很是濕熱,但後衙依然涼爽,雖然已經入秋,但澳洲人的冰塊還在供應,隻是數量少了些,但又多了酸梅鹵和一種叫做格瓦斯的飲料,當然這些都不是免費的,一開始的“試用”後,就要到東門市的專營商店才能買到了。好在這玩意還算是奢侈品,本地一般的民眾也消費不起,實際上消費得起也沒那麼多貨,吳南海試製的格瓦斯還是純發酵的飲料,需要釀造時間,雖然改進的工藝已經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而且由於沒有麵包浸泡液,材料被替換成了紅薯,但產量短時間內還是沒法上去。

用吳胖子的話說,這個時代的格瓦斯是屬於秋林的,才不是哇哈哈那種勾兌的異端,當然從內心來講如果能有更好的機器和工藝,他是不抗拒被稱為異端的。

這些日子的享用是越來越好了,縣裏的各位老爺們都有澳洲人送來的冰敬,還有津貼,現在澳洲人又搞了個征糧局的章程,雖然馮國顯是一百個不願意,但形勢比人強,澳洲人如今在臨高人多勢眾,縣裏又是這樣的態度,自然不指望明麵上能對抗,他還指望著澳洲人搞不定田籍的問題來登門“求教”,到時候等田賦一塌糊塗了他再來收拾場麵順便撈上一把。

但是,就在幾天前,澳洲人居然自己拿出糧食把今年的秋賦給先交庫了,這才叫吳明進的心落了地,安安心心的整日下棋作詩,當了這麼些地方的官兒,今年是吳明進最輕鬆的一年,甚至輕鬆得有點不正常。原本馮國顯也在征糧局掛了個幫辦的職位但卻從沒到館署去過,本來像他這樣的官吏就是地方一霸。

但是看著澳洲人這步步緊逼的樣子,他再不去是不行了。

過了一日,馮國顯起了個大早,征糧局沒有設在縣城,而是放到了東門市,縣城嘛當時有顧忌,不願意澳洲人把手伸到城裏,元老們也明白,幹脆來了個順水推舟,各地的糧戶來交糧食正好讓他們見識一下東門市的繁榮。

東門市馮國顯自然不陌生,這裏他來過不止一次了。每次走在大路上都能感受到明顯的變化,比如沿途的碉堡又加固了,所有的木結構塔樓都全部換成了磚石,雖然不像接近澳洲人老營的地方上麵駕著炮,但上麵也有鄉勇守衛,看起來倒比官軍還威武幾分。

馮老爺來過多次是多次,可還是問了人才找到征糧局的具體位置,要說卻是不難找,此時雖然天色尚早,可各式買賣也都差不多開張了,但這幾天人流量最大的卻還是征糧局。

“他們這是在幹什麼?”看著四裏八鄉的鄉民們都在朝路口的一處大房子走去,馮老爺有些不解,看樣子倒像是往年交糧的農民差不多,隻不過這些人他以前見得少,而以後估計也見得更少了。

幾天前抵達臨高的一場小型台風似乎並沒有影響這些農民的心情,要知道現在這樣的年景能收上糧食保證農民不跑就算是不錯了,這些個澳洲人究竟使了什麼法子居然能讓他們主動跑來交糧呢?

帶著這個疑問馮老爺慢慢的走到隊伍前麵,如果說之前見到的澳洲式樣的房子都很醜的話,這房子倒還能看,雖然這格局還是不像大明的建築那麼漂亮,但光這牆上的玻璃窗戶就夠讓人咋舌了,這時候他才發覺哪裏不對,原來這些來交糧的人身邊都沒有糧食,倒是手上都拿著花花綠綠的票子,流通卷他是見過的,論印刷的精美,全大明恐怕也沒有人能仿製,說是巧奪天工也不為過,但是這些人拿著這票子在這裏排隊,難道是要用這票子交糧不成,本來馮國顯也是不信,但現在排隊的人在這裏,由不得他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