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夏天氣的中醫保健(4)(1 / 3)

中暑的特點是發病急,傳變快,且易傷津耗氣。

在夏天或高溫作業場所工作一段時間後,有輕度頭痛、頭暈、耳鳴、眼花、惡心、無力、口渴及大量出汗等症狀,就是中暑先兆。中暑較重者,體溫升高到38℃以上,可伴有麵色潮紅,胸悶,皮膚幹熱等熱射病現象;或發展為早期循環衰竭,如麵色蒼白,大量出汗,皮膚冷濕,脈搏細快等。重症中暑病情危急,對生命威脅很大,體溫可高達40℃以上,或突然暈倒,昏迷不醒;或發生痙攣,四肢抽動;或大汗淋漓,引起虛脫。在臨床上,由於中暑產生原因不同,所患症狀也差異很大,可分為下列四型:

一是中暑高熱,亦叫熱射病。主要是體溫不能發散引起,為中暑之最嚴重者。可伴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體溫升高可達42℃,伴有意識模糊、昏睡、呼吸困難,嚴重者昏迷、血壓下降。

二是中暑衰竭,亦叫熱衰竭。主要是因大量出汗而引起,開始可無發熱,先有眩暈、頭痛、然後突然暈倒,麵色蒼白、皮膚濕冷、呼吸淺、脈搏弱、血壓下降、意識不清。

三是中暑痙攣,亦叫熱痙攣。主要是由於過熱,大量出汗,使體內氯化鈉過多丟失而引起肌肉痙攣,常與熱衰竭同時出現。有口渴、乏力、體溫不高、皮膚多汗,突出表現為四肢肌肉痙攣,有抽筋樣疼痛。

四是日射病,因日光直射頭部而產生的腦部損害。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重者可昏迷,體溫升高。

(1)預防措施

首先要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同時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中午陽光最強或溫度最高的時候多休息,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不要在悶熱的環境下工作、勞動、學習。野外工作時最好穿淺色或白色衣服,戴草帽,並注意適當休息,多喝清涼飲料、涼鹽開水、綠豆湯等,人丹、十滴水對中暑有一定預防作用,夏日工作時應隨身攜帶。

其次,平時要注意飲食調節。夏日應少吃脂肪類厚膩葷腥之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適應夏天胃腸的消化能力。飲食以清淡素食為主,佐以魚肉蛋奶,保證人體必需的水分、鹽水、熱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物質的補充。

(2)應急治療方法

若出現中暑先兆時,就應暫停工作,立即轉移到清涼通風的環境中,解開衣服,脫掉過多的衣物,塗擦清涼油,服人丹或十滴水,多喝淡鹽水或清涼飲料,頭部冷敷,可用冷水擦澡。經休息、降溫處理,4小時即可恢複。重症中暑,應爭分奪秒,迅速搶救。采用少量多飲的喝水方法,每飲少量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以免引起反射性排汗亢進,使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大量流失,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若有高熱者,可給予物理降溫,有呼吸困難者可人工呼吸,對於熱衰竭和熱痙攣,主要是補充水分與氯化鈉,重者靜脈輸生理鹽水,或葡萄糖水;病情無好轉者,應急送醫院搶救。

2、急性細菌性痢疾的預防與中醫治療

急性細菌性痢疾簡稱急性菌痢,是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症狀以發熱、腹痛、腹瀉、裏急後重及排出粘液膿血便為特征。該病常見於夏秋天節,兒童和青少年發病率較高。

急性細菌性痢疾的病原體為痢疾杆菌,傳染源是病人及帶菌者。痢疾杆菌隨病人或帶菌者的糞便排出,汙染食物或飲用水。被糞便汙染的髒手和蒼蠅在病原體的傳遞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痢疾杆菌進入人體後,發病與否,主要取決於機體健康狀況、細菌數量及毒力。機體抗病力的強弱又決定著症狀的輕重、類型和疾病的轉歸。痢疾杆菌進入胃腸道後,若機體抵抗力較強,胃酸可將相當一部分細菌殺死。剩下的一部分細菌可能侵入胃上皮細胞,但能被內皮細胞和淋巴組織清除。殘餘的細菌進入腸道後,也能被腸道正常菌群所排斥。隻有當機體抵抗力下降、細菌數量多且毒力強時,痢疾杆菌才可侵入腸道的上皮細胞,在細胞內大量繁殖,並能產生內毒素和外毒素,引起腸道粘膜的炎症反應。

急性菌痢起病急,先有畏寒,發熱,體溫可高達39℃。發熱的同時或數小時後出現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腹痛多為陣發性,部位在臍周或左下腹部;腹瀉每日數次到數十次,大便性狀初為水樣或黃色糊狀,以後逐漸減少,轉為粘液膿血便,每次排便量少,並伴有明顯的裏急後重,左下腹部有壓痛。重型菌痢可有嚴重的中毒症狀,可發生脫水、代謝性酸中毒、休克等並發症。急性中毒型菌痢常無明顯的消化道症狀,主要表現為全身中毒症狀,出現感染性休克,導致呼吸和循環衰竭,若不及時搶救,死亡率很高。急性菌痢治療不徹底,可轉為慢性菌痢。

中醫認為,急性菌痢發病原因是外感暑濕或疫毒之邪,侵及腸胃;或內傷飲食生冷,損傷腸胃,致濕熱鬱蒸或疫毒彌漫,導致脈絡瘀阻,氣血凝滯,化為膿血。常見症型有濕熱痢和疫毒痢。

①濕熱痢的症狀表現為:發熱,腹痛,腹瀉,排膿血便,糞便赤白夾雜,臭穢難聞,肛門灼熱,裏急後重,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②疫毒痢的症狀表現為:高熱,下痢鮮紫膿血,腹痛,裏急後重,口渴煩躁,甚至昏迷、痙驚。舌質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

(1)預防措施

急性細菌性痢疾的預防措施主要有如下幾點:

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蒼蠅、蟑螂等傳播媒介,加強糞便和飲水的管理。

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