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秋天氣的中醫保健(9)(2 / 3)

秋天氣溫變化較大,對於產後體虛、初為人母或新降人世的嬰兒就更容易因營衛不固,感受外邪而患呼吸係統疾病。因此,此時應特別注意起居,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暖適度,保證足夠的休息,及時添減衣服。還要注意保持外陰的潔淨,預防疾病的發生。

此外,哺乳期的母親如果患病,切不可亂用藥,務必遵從醫囑。因為有些藥物可以通過乳汁到達小兒體內,影響乳兒的健康。

十一、秋天6節氣兒童的保健

學齡前後的兒童正處於一生中生長發育較快的階段,秋天6節氣兒童的保健,一定要結合兒童的生理需要和特點既注意營養,又加強保健。具體來說,在秋天對兒童的保健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1、秋天兒童的一般性保健

(1)戶外嬉戲以增強體質秋天氣溫早晚較涼,中午溫度較高。小兒是“稚陰”、“稚陽”之體,髒腑嬌嫩形氣未充,因此,應注意給嬰幼兒及時添減衣被,但避免過度添加。古人認為,小兒穿衣過暖,則令筋骨緩弱,並提出在“天和暖無風之時,令母將抱日中嬉戲,數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硬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秋日,天高氣爽,應適當讓小兒在室外嬉戲。有報道指出,母親的語言、動作直接影響嬰幼兒的思維。母親與小兒嬉戲,既可增強小兒的體質,又有助於開發智力。

(2)注意保護皮膚秋天氣候幹燥,嬰幼兒的嬌嫩皮膚也容易受到影響。

此外,肺應秋主皮毛,嬰幼兒皮膚不能固密,更容易感受秋天燥邪而產生呼吸道疾病。因此秋天應謹慎保護嬰幼兒的皮膚,特別要注意作好嬰幼兒皮膚的清潔、滋潤工作。嬰幼兒的浴水應用煮開的開水,待溫而用(溫度不要太高)。浴後應及時用浴巾拭幹水滴,抹以嬰幼兒專用的潤滑乳液或滋潤霜,再用浴巾包裹,細心穿衣。平時嬰兒洗臉可用母乳或在嬰幼兒洗手、洗臉後用嬰幼兒專用滋潤霜輕輕塗抹均勻,以保持皮膚的滋潤健康。

2、秋天兒童的疾病預防

(1)預防感冒

秋天也是小兒常患感冒的時節。尤其是中秋前後,秋風襲來,早晚較涼,體質弱的孩子很容易感冒。預防之道就是要注意氣候變化,冷熱當心,及時添衣加被。孩子在外麵玩得滿頭大汗回家時,要馬上幫他擦拭,不要把衣服脫掉吹風。並且注意給孩子增加營養,提高抗病能力。除了預防保健外,還要避免孩子接觸病人。

此外,秋天嬰幼兒的保健還應注意保證嬰幼兒充足的睡眠,培養按時睡眠的習慣;避免衣被過厚反而導致出汗傷風。同時,要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和注意環境衛生。

(2)防治腹瀉秋天3個月,是胃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小兒腸胃薄弱,若遇飲食不潔,寄生於食物中的輪狀病毒感染胃腸,可導致秋天腹瀉的發生。首先是注重飲食衛生,不吃生冷食物,玩具與食具定期煮沸消毒,給寶寶喂奶前母親最好用溫開水洗淨乳頭等。其次,應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蒼蠅等傳播病毒、細菌的媒介物。此外,發現病兒立即隔離治療,處理好排泄物。健康兒童應避免與病兒接觸。

中醫學認為,秋天腹瀉多屬濕熱為患。治療以清熱利濕和中為主,可參照秋天常見病的治療。也可配製對小兒秋天腹瀉具有防治效果的常用食養方,如荷葉粥(取荷葉半張先焙幹研末,用粳米30克,加水適量,煮成稀粥,粥將成時撒入荷葉末攪勻,稍煮即可,每次50~100毫升,早晚空腹食用);山楂粥(取大米30克,山楂20克,生薑3片,共煮粥,粥成後加白糖50克調勻即可。分3次1日內服下,連服3~5日);紅棗大麥粥(大麥適量,加紅棗5~6枚,溫水浸泡後,用武火熬煮,至大麥開花,即可,每次100~150毫升,早晚空腹食用)。此外,患有秋天腹瀉的小兒還可常吃生蘋果泥,或煮熟的蘋果,嬰幼兒可進食米湯。應嚴格注意秋天飲食的清潔衛生、起居調攝、體格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