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進攻東門城樓損失了很多的右營兵力——起碼被調到東門的這些倒楣鬼受到一定的損失——因此用剛調來的前營軍代替了他們,由前鋒營主攻東門城樓。
在第一次的進攻中,近衛軍損失了三萬多人馬,這是一個絕對不小的損失,因此,為了能保存實力,霍列柳傅總指揮部決定要速戰速決,不能再有任何拖延,因此把全軍的五分之四都派上了戰場,希望有一舉定輸贏。
霍列柳傅的門下相親官員已經向外宣布了這一不幸的消息——王太子已經發動政變,並且極有可能國王已經遇害。為了作好一係列的後備工作,霍列柳傅越權進行了國民動員,希望在王城周圍的一些城行政城市招來一些軍兵,以助剿滅叛軍。當然這是後話,也是一種後備計劃,但這是必須的,因為誰也不能肯定這場戰爭到底會倒向誰那一邊。
謝裏波第的右營依舊被安排在南門以及其他兩門,但這一次他們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防守這三處城門,不能讓城內的叛軍出城以偷襲近衛軍的後方,並且一定要保存實力,不再佯攻,不再喊戰。
近衛軍的士兵因為經過了一夜的戰鬥,也在這時進行了休整以及調動。
當第二次進攻將要發動的時候,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
今天的天氣很好,是那萬裏無雲一晴無碧的那種,這種天氣很適合活動,很適合出門以及工作,當然,這會更適合於用來戰爭。
但這一次近衛軍的步兵們沒有再像上一次那樣全體渡河攻城。霍列柳傅把這一次進攻的主要地點放在了東門城樓,他要從這裏打開一個入口,不僅是因為這裏是一個薄弱的地點,而是如果要全麵進攻的話,那麼近衛軍一方麵所要承受的損失遠遠要比叛軍大的多。因此霍列柳傅打算先打開一個入口,希望能給自己的軍隊開辟一個公平的戰場,而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第一次的進攻給了近衛軍一個教訓,看來王城被那一幫叛軍守得很堅實,似乎真的是官不透風。
這種集中一點的打法的最大優點之處就是,戰場對誰都是公平的。有限的戰場有限的人,雖然近衛軍看來是要吃一點虧的。
所有的攻城器都被調到了最前線,包抱大型投石器,拋火械。而被破壞了一些的登雲塔以及攀城梯則被調到了稍後一點。
部隊在叛軍的攻擊範圍以外,當然叛軍也沒有在自己的攻擊範圍內。
當近衛的牛角號吹響的時候,第二次進攻正式開始了。
軍隊向前移動,移動。
“發射!”機械長大尖著嗓著喊道。
巨石滾滾,如雨流星,密密麻麻地向王城飛去,落下,城牆在顫抖。
同時城內也飛出石彈火球,落在近衛軍的麵前,有一些也落在了人群中,還有一些很幸運的砸中了近衛軍的操械手,當然械器也被擊的粉碎。
近衛軍的石彈大部份都在朝東門城樓飛去,因為他裏才是轟擊的重點。
第二輪,第三輪,目標很準確,城樓被砸塌,樓基在晃搖。
雖然機械在敵人的反擊下損失慘重,但換來的將會是一個公平的戰場,省下的是更多的生命。
又換了一根龐大的攻門巨木,在數百人的推動下向城門駛去,雖然有一些人在巨木還沒有撞到城門的時候就已經倒下了。
這裏是激烈的,一開始就是激烈。
不規則的石頭,滾燙的瀝油,無數的箭支,從已經塌平的城樓上,從城樓兩邊的城牆上,一古腦兒的砸落了下來,砸落在近衛軍的頭上身上以及生命上。
有魔法師的冰雹,有他們的火焰,也有他們的黑色冥箭,也參雜在其中,屠宰著生命。可是近衛軍的琉火巨弩卻是很爭氣射中了他們。這是射手隊中的精英份子的玩藝,它是一種中型設備,是微型弩的老爺,但不同的是它們帶著一個厚重的基座。這種弩由三人操作,一次隻能發射一支弩箭,弩箭上綁著琉火彈。它不僅射程極遠,準確率也很高,並且在弩箭射中人體之後,還會引發琉火爆炸。這是一個傑作,是專門對付那些重要目標的暗傷武器,隻可惜的是它不能造成大麵積的傷害,因為琉火彈不能做的太多,不然射程就要縮短。
可憐的魔法師們在火弩的攻擊下都很快的收起了自己的魔法而退出戰鬥,即使是戰爭有時候也要考慮到成本的問題。
城門被做的真他媽的結實,結實的在巨木的撞擊下也絲毫不見動靜。但近衛軍的攻門手們在他們的鋼鎧鋼帽以及精盾的保護下,依舊不停地在讓巨木作著前進後退撞擊的重複動作。
龐夏王城的東門城牆上被石彈拋砸的空空洞洞,有幾處略有坍塌,但立即被叛軍用石塊堵上。
士兵們隻能聽到“發射”的聲音,除了東門外那狹窄的護城河橋上,沒有人在戰鬥。
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打賞、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