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衛氣失常篇第五十九》劃分出了3種體質類型,《黃帝內經·靈樞·通天篇第七十二》劃分出了5種體質類型,《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篇第六十四》中劃分出了25種體質類型。可以說,《黃帝內經》是體質思想的基礎。
《黃帝內經·靈柩·論痛篇第五十三》中記載著“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薄厚,理之疏密,各不同……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強調的就是體質不同,身體特征也不盡相同。
《黃帝內經·素問·逆調論篇第三十四》中記載著“是人者,素腎氣勝”,這裏提到的“素”就相當於我們常說的體質。
《黃帝內經》中有很多篇章都涉及體質的介紹。如《素問·血氣形誌篇第二十四》《靈柩·壽夭剛柔篇第六》《靈柩·經水篇第十二》《靈柩·五變篇第四十六》等都從不同角度詳細分析和描述了體質,雖然並沒有直接出現“體質”二字,但記載了很多與其相近的詞,如“素”“質”“身”“形”等。
《黃帝內經》認為,髒腑大小、質地、位置和形態特征的不同是體質產生差異的基礎。在《靈柩·本藏篇第四十七》中有這樣的相關記載:“五藏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連四時,化五節者也。五藏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頗者;六府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直、緩急……”這段話意在描述各髒腑“體”的不同特征。
現今,因敏感多疑、焦慮不安、壓力過大等因素患上抑鬱症者數不勝數,自殺也並非罕見。其實,這些人中有很多在患上抑鬱症前便擁有了氣鬱體質,嚴重的氣鬱體質會導致精神障礙,表現為抑鬱、焦慮不安,有些神經質。此外,氣鬱體質的女性還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調、經前期綜合征,甚至罹患腫瘤等。
疾病是影響我們幸福生活的最大障礙,是生命中危害深遠的禍患,它的產生與那些偏頗的病理體質是分不開的。中醫所說的“治未病”指的就是在疾病出現苗頭前從根源上防止它,這個“根源”就是我們常談到的體質,它直接關係著人的健康狀況和生命質量。無論何種疾病,從體質著手,才能徹底了解病源、根治疾病。
那究竟什麼是體質呢?體質是人在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特質,它是一個綜合體,是生理方麵和心理方麵的綜合結果,概括來說就是形和神兩方麵。其中,形指的是實實在在的物質,摸得著,看得見,如毛發、皮膚、肌肉等;神指的是功能代謝、性格心理、精神等方麵,如心態、五髒六腑的功能等。形神兼備,便形成了生命,人才能擁有健康。
這“形神合一”的思想,也是源於《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所論述的體質思想十分全麵,它是中醫體質養顏的源頭。
體質好了,身體才能健康;身體健康,髒腑運轉才暢通;髒腑運轉暢通,氣血才能充足,陰陽才能平衡,而這些都決定著女性的容顏、體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