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種體質的形成都取決於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麵,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構成現今所形成的體質。但是,有些體質受後天因素影響較大,而有些體質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先天因素。
陽虛體質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先天稟賦,它與父母體質、婚育年齡,以及懷孕期間的行為等關係密切。父母的婚育年齡過大,或懷孕期間吃了很多寒涼食物,生出的孩子就有可能屬於陽虛體質。
後天因素對這種體質的形成也有一定影響,或是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抗生素、激素類、利尿劑、清熱解毒中藥等;或是為了預防感冒,習慣性地飲涼茶;或是內火旺,喜歡吃生冷寒涼食物,喝冷飲;或是X生活過度;等等。
有些女性朋友一出現“上火”現象,就立刻到藥店去買“清涼敗火藥”。《黃帝內經》認為,人體中有“少火”和“壯火”。其中,“少火”指的是體內的熱能或熱量,人體生命活動不能缺少這種“火”。《黃帝內經》中還有“少火生氣”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少火的火力可以促進人體之氣,中醫將這種氣稱為陽氣。人體內陽氣過剩,火力過猛,就會“上火”,即《黃帝內經》中所說的“壯火”,對人體是有害的。但是,亂服或久服清熱祛火藥,很容易過度降火,傷到陽氣,對人體產生傷害,尤其是對陽虛體質者傷害更大。
女性朋友在沒有生病的時候最好不要服用預防類藥物,因為“是藥三分毒”,即便生了病,也要盡量避免服用會導致陽虛的藥物,必須服用時,也要注意服藥的時間,因為陽虛體質並不是一兩天就形成的,而是長期作用的結果。服藥過後,也應以補陽的食療為主,如多吃些帶魚、羊肉、豬肚、雞肉、黃鱔、蝦、核桃、栗子、茴香等溫補食物。
多數女性存在完穀不化、脈象沉細、寒怕冷、四肢不溫、精神不振等陽虛症狀,如果還不注重身體內外的保暖,“要風度不要溫度”、每天都吃冷飲,那麼,陽虛體質就會加重;即便屬於平和體質,如果不注重身體內外的防寒保暖,也很容易形成陽虛體質,出現一係列陽虛症狀。
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也不宜過多食用寒涼之品,尤其是在女性的生理期前後,食用過多寒涼之物很容易形成陽虛、血瘀體質。
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的陽氣會逐漸衰退,而年齡問題是每個人都難以改變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年紀漸長的女性陸續會出現腰腿痛、夜尿、畏寒怕冷等衰老症狀,這不是病,而是陽虛的外在表現。
此外,陽虛還與工作環境有一定關係,如以前罐頭廠中的女工,常年洗罐頭瓶,手總是浸泡在冷水中;刨冰廠、肉聯加工廠的女工,常年在寒濕的環境中工作,到了老年,陽虛體質就會比較嚴重。
所以,女人要想改變或防止形成陽虛體質,切忌長期服用某些可能導致陽虛體質的藥物;少吃或不吃寒涼之品;選擇比較溫和的適合自己身體的工作,不能為了賺錢而毀了自己一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