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大家還客氣地叫蕭女士,等到熟絡後就忍不住叫她蕭老師,因為編輯部麵對作者時,都叫老師,女士或者先生總覺得太生疏見外。
他們並沒有問蕭槿的學曆,僅僅是因為她寫出的故事很讓大眾喜歡,讓編輯們喜歡,大家尊敬她,便稱呼為 蕭老師,當然,年長一些的會叫她小蕭,比如主編曹幼苧。
這幾天王亞輝不僅帶著他們逛遍北京,去天壇,去長城,反正著名景點都留下了身影,最後也少不了購物。
一進那商場裏,蕭弘宇和周民濤看到那些標簽有一種不在同一個世界的感覺,家裏買袋大米都不舍得,但外麵的衣服,物品,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貴的離譜,是,他們覺得離譜,可看看其他來購物的顧客,會覺得人家早已稀鬆平常,當看到電視機,還有風扇,各種各樣的新興東西,他們更是猶如進了仙宮一般,瞬間都不知道怎麼走路,雙手該放在哪裏。
這北京城的生活就是不一樣,大家好像都不用像老家那些人那樣挨餓,其實蕭家現在日子已經不錯了,可村裏好多人交了公糧依舊飯都吃不上,天天吃紅薯幹,紅薯幹煮稀飯,玉米餅、窩窩頭當一日三餐再正常不過,沒東西吃的時候得去別家勻一點,等到來年秋收再還回去。
而且這裏燈光明亮,從早到晚好像都亮著燈,不像老家,就算牽了電線,好多也舍不得用電,依然用煤油燈或者蠟燭,隻是想省點錢,幾角幾分也是錢。
羨慕歸羨慕,倒也談不上嫉妒,畢竟別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咱們窮種地的,比不了不是很正常嗎?蕭弘宇這樣安慰自己。
見過世麵的蕭槿走進商場直接大買特買,先是給兩個哥哥都買了一身行頭,鞋子,休閑裝,襯衫時興的男士短褲還有涼鞋,夏天的中長襪,再去修剪一下頭發,別說,完全看不出來和城裏人有什麼區別,很時尚嘛。
蕭槿則買了一條連衣裙,到膝蓋的位置,她不習慣穿高跟鞋,穿那個腳疼,所以也買的涼鞋,除此之外也不忘給家裏人買禮物。
給三個孩子買一身夏天的衣服,涼鞋,給嫂子買裙子,還有媽媽,大姐二姐家也沒忘記,那錢花的蕭弘宇這個當哥哥的都心疼,還攔著說:“給孩子們買點就行了,不用給家裏人買,你嫂子,咱們還有咱姐知道了肯定得心疼了。”
蕭槿隨便找了個借口說:“難得來一次大北京,不買點東西回去,下次還不知道多久才能來,都買點,都買點。”
周民濤看得直咂舌,尋思著,大家都一樣窮過來,他要是有點錢真的不敢買這麼多,有一種不把家裏的錢花光不回家的氣勢。
反正就是蕭槿真的很敢花!
不過他什麼話都沒說,畢竟跟著沾光白得一套衣服,心裏已經很美滋滋了。
說是一起結伴來壯膽,但好像也沒遇到什麼問題,還蹭吃蹭喝逛了這麼多地方,見了世麵,他這個小舅子心裏別提多開心。
差不多玩了三天,第四天王亞輝帶著三人去了編輯部,先把編輯部參觀一遍,隨後安排三人去會客室,那裏麵的大桌子上已經擺滿了實體書,連其他椅子上也是。
周民濤和蕭弘宇幫不上忙,坐在一邊看報紙喝茶,蕭槿則坐在上首後,接過編輯遞過來的鋼筆,打開一本本的書,在扉頁上簽名。
這個時候的機器沒有那麼先進,像後期在書本裝訂之前,會把扉頁先寄給作者,讓作者直接一張張在扉頁上簽好字或者特簽什麼的,簽完了後再寄回去,接著送到工廠直接裝訂在出版書上。
但現在想簽名就隻能直接在實體書上簽,費點勁,但一千本也沒多少,她不在意。
倒是蕭槿的責編邱雨生怕太多了,給她端茶倒水,還端來點心水果什麼的,招呼三人,同時在旁邊不好意思地說:“主要是蕭老師的書太受歡迎了,許多書店都想要一些簽名書過去吸引讀者,除了本市的,外省的書店也想要,所以這次就弄了這麼多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