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茹聽到這句話,猛然回身說:“我問你,就算她貪圖我姨媽姨夫的財產,那跟我又有什麼關係,我姨媽姨夫的財產屬於他們自己,他們以後想給誰給誰,我為了這事去為難別人,我有什麼資格,你又有什麼資格,你在別扭什麼呢?”
吳家俊被懟的徹底熄火,張了張嘴,好一會才回:“你怎麼能這麼說,蕭槿是個外來戶,你姨媽姨夫對你那麼好,你就一點不在意他們被人惦記上了嗎?”
趙慧茹語氣淡淡地說:“沒事,陶磬都不操心這些, 我操心什麼,我過好我自己的日子就行了,我跟蕭槿又沒有矛盾,人家不管怎麼樣也救過磊磊,磊磊當時什麼情況,我這個當媽的看在眼裏,你覺得兒子的命不重要,我不行,以後你就別和我說蕭槿的事情,跟我沒關係,跟你就更沒關係了,你要是真介意,以後我自己帶磊磊去看望姨媽姨夫,你就在家休息好了。”說完抬步離開,不再聽吳家俊在那說什麼。
吳家俊看著妻子的身影,緊抿著嘴。
他忽然覺得妻子變得一點都不好拿捏了,有危機感的吳家俊決定通過此事好好冷落冷落妻子。
趙慧茹也發現自從那次為了蕭槿爭吵過後,丈夫對她所有的交流都很冷淡,甚至有時候一句話也不回她。
她越是對蕭槿和圓圓和顏悅色,吳家俊便越發冷淡,來火的趙慧茹並沒有像從前那樣說一些逗趣的話哄著丈夫來緩和關係,對方把她當空氣,她也開始把吳家俊當空氣。
蕭槿並不知道趙慧茹的婚姻情況,她最近心情很好,因為新文連載後,反響竟然不錯。
一是看完前幾期就收到不少女性讀者的來信,為什麼是前幾期而不是第一期連載完就有信件,這裏麵就有些曲折了。
像文藝報這樣的報紙,除了在城市生活的女性有機會閱讀到,像鄉裏甚至鎮上的女性都不可能第一時間閱讀到,她們不會花那個錢去訂報紙,有些甚至也不認識幾個字,認識字的女性輟學後忙碌於家務農務,她們根本不是文藝報的受眾。
但蕭槿寫這篇小說更多的是想要底層女性能夠覺醒意識,所以新出的文藝報不會到達她們的手裏,等到零星一些女孩有幸能夠看到都已經連載好幾期了,
可就是這些零星能夠看到的女孩反應要比城市女性更加強烈,不開竅的覺得寫得什麼東西,開竅的便會開始思考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到底是處於什麼情況……
是啊,為什麼文中的女孩不可以上學,但哥哥或者弟弟就可以上學,女孩問起父母得到的回複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因為是男娃,男娃學了本事能撐起這個家,你們女娃是要嫁人的,以後是別人家的人。”所以不值得投資,願意投資女娃的父母在他們眼裏是有錢燒的,是傻子。
為啥女娃就要被送走。
看了故事還不開竅的女孩則覺得父母有他們的苦衷,沒辦法,養不活,所以得送走……
沒辦法家裏必須要男孩,父母沒男娃會被嘲笑,看不起……
看了那篇小說不一定立即就覺醒,但當她看完後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便是好的開始。
爭取自己的權益,走向更好的未來,怎麼不是好的開始呢?
她們看完後想要抒發心中的掙紮與矛盾,便拿起筆寫下寄往報社的信件,寄給作者,想要得到一個答案,想要看到更多後續。
後來呢?
文中那些女孩後來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