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將拖拉機停了下來,玉書和智光下了車,司機雖說不收車費,智光還是拿了錢給他。
司機把錢還了回來:“說不要就不要,還給我做什麼?我們這一片的人雖然不怎麼信佛,不過老和尚人好,逢年過節就給我們村寫對聯,他也不收錢。你們既然是來寺廟拜他的,那我也不能收錢,要不回頭我還要被我老妞兒給罵一頓。”、
玉書邊環視四周,邊漫不經心地問道:“你們信命不信佛,還去寺廟捐香油錢,我們來寺廟坐了你的車,這還不收車費,發善心做好事,那你們這信什麼?拜什麼?”
“也不是說不信佛祖,婚喪嫁娶,我們還是要看黃曆,有錢的還會請些師父來做法,念個經,畫個符咒什麼的。還信土地!我們是靠田裏收成吃飯的,土地公我們可不能得罪了。”
司機看了眼手機,指著旁邊不遠處的兩層水泥樓房道:“時候不早了,我還要回家去拉貨,我家離寺廟不遠,有什麼需要的,來我家裏找我就是了。”
玉書和智光點點頭,目送司機走遠,才轉身向寺廟走去。
剛剛離得遠,玉書隻看到寺廟門口黃一片紅一片的,走近一看,才發現是一大塊水泥地,地上鋪滿了紅澄澄的辣椒和一粒粒的玉米。
玉書目瞪口呆,看著眼前高大的山門,她指著寺門上麵三個大字“德純寺”道:“這一大片空地,我還以為是德純寺的。”
智光笑道:“你猜得沒錯,確實是德純寺的。”
“那這些玉米辣椒什麼的是怎麼回事?老和尚還在大門口曬滿辣椒?不太符合佛門形象吧。”
“不是老和尚曬的,是這周圍的農戶曬的。”智光顯然是見怪不怪了。
“那這又是什麼?”玉書指著幾個一米高的機器,機身由一個滾動的圓筒和齒輪構成,圓筒上方還有一個方形鬥槽,齒輪下方還有個腳踏板。
“這是打稻穀的機器,比較老舊就是了,現在好多地方都已經用全自動的了,這裏比較偏僻,就還用的人工的。”
“在寺廟門口打穀子?”玉書看著眼前宏偉的山門,還散著新鮮磚瓦味道的紅牆,還真是挺符合末法時代的形象的。
智光無奈地聳聳肩:“因為德純寺被毀的時間很久了,周圍的村民都已經習慣了把這塊地拿來做這些,所以……”
“唉!智光!玉書!”一聲久違的聲音出現了,這麼中氣十足的銀鈴聲,不是宗慧又是誰呢?
宗慧比玉書他們早來一步,昨日便來了,剛才準備擦山門,腦袋裏靈光一閃,探了身子出來,就發現了玉書兩人。
她興奮地跑到玉書麵前,嘰裏呱啦似乎有說不完的話要說,她早就想聽玉書他們講在太湖寺發生的事情了,可惜玉書沒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