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五日下午三點,凱文三人在耶路撒冷火車站走下火車,進入了這座在現在糾紛不斷的城市。
走出火車站來到外麵的街道上,凱文首先感受到的便是耶路撒冷與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點,隻是單純的站在火車站外,他就能嗅到空氣中的緊張氛圍。
站在原地,凱文環視一圈周圍的環境,火車站周圍以阿拉伯人為主,阿薩爾此時正在一個賣小吃的攤販前買東西。
凱文拿起相機在這裏拍下一張照片,而後對博德說:“耶路撒冷的問題主要集中在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矛盾身上,我們接下來就分別找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做采訪吧。”
博德對凱文的行程沒有意見,點點頭招呼著阿薩爾回來。
接著三人就啟程去尋找這座城市中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經常發生矛盾的地方。
過了一個多小時後,凱文三人來到了耶路撒冷內的一個阿拉伯人集市當中,站在集市的入口看著眼前人頭攢動集市,他的內心升起一種怪異的感覺。
“博德,這是阿拉伯人的集市,沒錯吧?”
博德愣了一下,這地方是凱文問路帶他們來的,結果現在凱文反問他這裏是不是阿拉伯人的集市,他快速回想了一下問路時那位路人的話,確定這個地方的所屬後點點頭。
“嗯,這是阿拉伯人的集市,怎麼了?”
凱文雙手抱胸,眉頭微皺的看著集市內更遠的地方回答道:“這裏是阿拉伯人的集市,從我們的調查來看這個集市存在了有近一百年的時間了,這一百年的時間裏,阿拉伯人把這個集市越發壯大,最後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但你知道嗎。”
凱文伸出手指著集市的另一頭說:“集市另一頭的街道是猶太人聚居區,也正是因此,這個集市內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經常發生矛盾。”
“從口角爭執到動手打人,聽路人說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每天都要發生點什麼才行”
“我在想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走吧,進去調查采訪吧,看看阿拉伯人是怎麼看外來的猶太人的和外來的猶太人是怎麼看這裏的阿拉伯人的。”
說罷,凱文就帶著兩人進入了集市,開始在集市內尋找采訪目標。
在蘇伊士的時候,凱文和博德把身上一些馬克換成了奧斯曼阿克切,馬克在這裏雖然也能用,但本地貨幣更方便。
許多阿拉伯攤販一聽凱文要詢問他們怎麼看集市另一頭的猶太人就臉色一變想要趕人,麵對這種情景,凱文便使出誠摯的感情說服對方,用象征著他誠摯感情的大量的阿克切說服了一名阿拉伯攤販,讓他心甘情願的接受他的采訪。
這名阿拉伯攤販將麵前的三名貴人請進自己店鋪裏麵的房間,為三人倒上茶水,在吩咐自己兒子看好店鋪後來到裏麵的房間對凱文講到:“這位先生,請問您想要問些什麼呢?”
阿薩爾為凱文翻譯著阿拉伯人的話,接著凱文說道:“您就說說您對外來猶太人的看法吧,怎樣的看法都行,我倆是德國人,跟猶太人沒有接觸,你想痛罵猶太人也沒關係。”
阿拉伯攤販點點頭,接著開口說道:“我是不喜歡外來的猶太人,他們經常莫名其妙的鬧事,官老爺們也非常可惡,這裏明明是我們的家園,他們卻同意放大批猶太移民來這裏定居。”
“以前這兒也不是沒猶太人,那時候猶太人少,我們之間也沒什麼大矛盾,能和平相處,但自從猶太移民多了起來後情況就變了。”
“我們和猶太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打架鬥毆是常有的事情,就我們這兒(指這個集市)的人跟猶太人都打了好幾次了,雖然沒出人命,但情況也很嚴重。”
聽完攤販的這幾段話,凱文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他說的話,然後問道:“政府沒有做出什麼有效的調節措施嗎?”
攤販翻了個白眼,揶揄的講到:“我們當然去找過官老爺們讓他們為我們做主,但允許猶太人過來定居的官老爺怎麼可能向著我們呢,我們去找一次,官老爺就和一次稀泥,軍爺們每次到地方後也是用槍逼著我們停戰,到最後我們也不找官老爺了,反正他們也不可能為我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