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耶路撒冷(2 / 3)

“也不知道我們真正的官老爺什麼時候能回來……”

攤販憂愁的說道,包括他在內的大量本地阿拉伯人在過去對奧斯曼帝國的官員不太滿意,但現在見識過了屁事不管隻會和稀泥的外國佬之後,他們懷念起了過去的奧斯曼官員,雖然他們也有不好的地方,但至少他們不是惹人厭的外國佬。

凱文認真的把攤販的話記在筆記本上,隨後他又問了幾個問題,問完問題後他便帶著博德和阿薩爾離開去找其他攤販。

代表著凱文誠摯感情的阿克切讓他接下來找上的攤販深受感動,一個接一個的都願意接受他的采訪。

經過將近兩個小時的采訪,凱文也是收獲滿滿,攤販們對外來猶太人的態度有好有壞,但總得來講對猶太人態度好的最好也不過是對方不招惹自己,自己不會上去扇他巴掌,剩下的就是巴不得猶太人全滾出耶路撒冷,更有極端的說見一個猶太人打一個猶太人,而這名攤販身上的傷痕表示他說到做到,的確是見一個打一個。

他們是沿著集市進行采訪的,到現在采訪結束,他們已經來到了集市的盡頭,再往前走幾步就能走到猶太人聚居區。

“走吧,我們該去找猶太人了。”

凱文說著就邁出腳步想往前走,博德按住他的肩膀問道:“咱倆會說猶太語嗎?你就急著過去,不找個翻譯嗎?”

“這個倒不用擔心,這裏的猶太人應該有會德語的,先進去問問,找不到會德語的咱們再去找翻譯。”

凱文拉下博德的手,走向前方的猶太聚居區,博德聳聳肩,帶上阿薩爾跟了過去。

進入猶太人聚居區的街道,博德首先感覺到的就是這裏比阿拉伯的集市更現代化一點,不過也就是更現代化一點而已。

凱文在街道上的店鋪裏問了問,沒多久就找到了一名會德語的猶太居民。

對方是一名四十歲上下的中年男人,經營著一家水果店,他熱情的邀請凱文三人進入他的店鋪內休息。

進入店鋪,凱文對這名店主問道:“弗裏德曼先生,我能問問您是如何看待這裏的阿拉伯人的嗎?”

“我怎麼看阿拉伯人?”

弗裏德曼眼眶微張,愣了一下後笑著說:“我從小就生活在這裏,讓我說怎麼看阿拉伯人的話,那就是跟看待普通的鄰居差不多。”

“不過其他猶太人怎麼看猶太人就不好說了。”

弗裏德曼歎了口氣道:“對阿拉伯人來講,這裏是聖地,對猶太人來講,這裏也是聖地,同時更是所謂的‘應許之地’。”

“應許之地是什麼意思?

博德疑惑的對弗裏德曼問道。

弗裏德曼稍微思考了一下後說:“簡單來講就是,《聖經》裏麵說上帝把我們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區許給了猶太人,這就是所謂的應許之地。”

“然後猶太人移民到這裏的原因就是這個‘應許之地’?”

博德一臉的不可思議,他無法理解這種事情,《聖經》裏那類傳說的故事怎麼能當做移民的理由?

“沒錯。”

弗裏德曼點點頭。

凱文對這種行為也是十分不滿,他們與弗裏德曼談了十幾分鍾的時間,總的來講弗裏德曼是那種對阿拉伯人沒有什麼感覺的猶太人,凱文根據他說的話判斷弗裏德曼是他們第一個采訪的阿拉伯攤販口中:“以前的猶太人。”

在弗裏德曼之後,他接連采訪了其他幾名會德語的猶太人,而他們與弗裏德曼不同,或多或少的表現出了對本地阿拉伯人的敵意,有“應許之地”的宗教原因,也有被阿拉伯人針對的現實原因。

畢竟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矛盾不斷,居住在猶太聚居區內對阿拉伯人無感的普通猶太居民有可能因為阿拉伯人的針對而變得反阿拉伯人,一名普通的對猶太人無感的阿拉伯人也會因為雙方的矛盾而變得反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