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法科學子路在何方--寫給90後同門師弟師妹(1 / 3)

一、就業狀況

法學專業設置的低門檻,使得各大高校不顧就業狀況爭先開設法學專業。法學專業的盲目擴張是教育怪胎的典型表現。“學法之人如過江之鯽,法律文憑賤如糞土。”北大法學院賀衛方教授對此評價。根據調查顯示,全國已超過600多所高校開設法學專業。

法學專業盲目過度擴張的後果,直接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重重。據麥可思的調研發現,在我國高校本科700多個專業中,法學、計算機、國際經貿、工商管理等專業,均居於失業率最高的10個本科專業之中。“然而,高居失業率前10名的專業,恰恰是年年報考火熱的專業,這些專業幾乎每一個大學都開,而且越是差的大學,對開設這些專業的條件放得越鬆。”麥可思總裁王伯慶說。

截至日前,法學專業仍然是所有專業大類中就業率最低的,就業前景非常不好,就業對口率極低。同時,也應當看到,少數法學畢業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向心儀的工作崗位,實現職業理想。

二、就業去向

地球人都知道,法學專業是公務員招考需求最多的專業,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專業,大凡要求法學專業的職位,分數總會水漲船高。

畢業生除了傳統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律師行業外,還有企業的法務崗位。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法務部門提供的崗位畢竟有限,雖然沒有相關數據直接證明律師行業已經飽和,但根據目前現狀,我敢斷言,律師行業目前已趨於飽和,很多律所不需要無經驗無案源的應屆生。除此之外,大型企業和知名企業也吸收不少畢業生,但能去這些單位的,大多是法學專業的佼佼者。絕大多數的畢業生被迫從事與專業無關的工作。

三、司考成為分水嶺

司法部於2008年將司考門檻放寬給應屆畢業生,正是為了促進法律院校的優秀畢業生在就業時更多優先選擇法律職業。可以說,司法考試作為法律職業資格的準入考試,能否通過已經成為衡量法科學子優秀與否與能否從事對口職業的分水嶺。

四、職業可能的分析

分析職業可能,不求麵麵俱到,不苛求涵蓋到每個行業,而是從畢業生選擇較多的行業入手,簡要擇重分析。

公檢法

在國家機關中,絕大多數的法學畢業生會流向公檢法係統,公檢法也是對畢業生需求最大的單位。很多畢業生更是前仆後繼,導致公檢法競爭非常激烈。我工作近兩年,對公檢法的體會頗深,我想結合工作體驗,來談談公檢法。

(一)法院

在大學裏,我們為西方發達國家的司法獨立和法治精神而振奮不已,一篇《為權利而鬥爭》更讓我們熱血沸騰。受西方法治文化的影響,很多法科學子將法院作為職業首選。然而,不少畢業生將法院作為職業首選,並不是基於對現狀的考量,而是受法學著作的影響。這容易導致一個問題,理想和現實的脫鉤,形成職業期待落差。

我國的法院屬於司法係統,但在組織和人事上受地方黨委領導。走的是在黨的領導和在人大的監督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道路。總體而言,發達地區的法官案件壓力大,工作繁重。在外來人口較多的城市,法官麵臨很大的案件壓力。而且,很多法院采用上訴率、上訪率、息訴率和發回重審率等指標來考核法官,給法官帶來無形的壓力。此外,法院晉升空間窄、機會少。更為重要的是,近年來,法院吸收了很多研究生,提高了整體學曆水平,導致評優和晉升更加激烈。

當然,法院也具有自身的優勢,如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優厚、工作舒適體麵、社會地位高、有正常的作息時間等。所以,總體來說,法院是較好的單位。

(二)檢察院

檢察院屬於司法係統,也是畢業生流向最多的部門之一。檢察院的案件壓力和工作負擔要小於法院。檢察院也有考核指標,不過壓力不大。由於檢察院很少涉及“罰沒”領域,導致福利要少於法院。檢察院和法院相比,由於人員較少,晉升空間相對寬些。此外,檢察院的反貪局權力較大,擔負著國家反腐的重任,對年輕人的鍛煉較大。檢察院的優勢和法院基本相同,但在作息時間上更具優勢,法院會偶爾加班,而檢察院很少加班。

(三)公安局

公安局屬於行政機關,其吸收畢業生人數僅次於法院。公安和法檢相比,具有明顯的劣勢。一作息時間不定,加班加點較多。公安實行24小時值班製,要求民警倒班。當然,並不是每個民警都需要熬夜,非業務科室、窗口科室等不需值夜班。但是,基層單位行動較多、加班加點頻繁,如參加統一整治行動、聯合執法行動等。二晉升空間窄、機會少。公安隊伍大、人數多,領導崗位有限,上升空間很窄。當然,公安局也並非很差,素有大公安小法院之稱。公安局權力較大,具有較大的執法權。相對法檢來說,福利可能會稍好一些。

順便說明,有人擔心民警沒有作息時間。這種認識是不對的。民警作息沒有完全按照法定節假日,但都有作息安排。如國家規定春節放假除夕至初六共7天,而公安機關分兩班或三班放假,以保障民警的休息休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