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呂玉出生在T市一個叫草堂屯的小村莊,村裏的人都以農業為生,村裏最富裕的也就是村幹部了,其餘的村民都很窮,也許中國哪個地方的最小行政區都是這個樣子吧。
呂玉小時侯就很聰明,牙牙學語的時候就愛抱著書,唔嚕唔嚕的說著什麼,爸爸媽媽不知道她在幹什麼,就問:“小玉幹什麼呢?是在講課呢嗎?”小玉聽了就咯咯的樂,爸爸當時就斷言,咱們小玉以後絕對是教授的苗子
。也就在這以後,小玉爸爸把自己家的莊稼交給了同宗的一個堂哥。自己和妻子南方一個城市打工。他們其實真的很淳樸,他們怕的是萬一以後呂玉真的有出息考上個大學,自己靠這一畝二分地真的很難支付那對於他們來說是天文數字的學費。
爸爸媽媽走的時候把她托付給了自己的母親,也就是呂玉的奶奶,奶奶雖然是老一輩的人,但是一點也沒有老一輩人重男輕女的思想,她很疼呂玉,把她當作手心裏的寶。
當初呂玉出生時,呂玉的爸爸怕奶奶傷心想要抱孫子,就安慰母親:“沒事的媽,先女後男,下一胎肯定讓您抱孫子。”誰知到奶奶大聲的斥責兒子:“孫女怎麼了,孫子孫女都是呂家的接班人,孫女我一樣疼。”接著讓兒子打消這個念頭,奶奶認為,如果有了2個孩子,那孫女肯定會被冷落,這種事很多,奶奶擔心自己的孫女會像傳聞的那樣被賣掉,她舍不得,在呂玉出生以後奶奶幾乎寸步不離的守在呂玉身邊,生怕小兩口背著自己賣掉自己的孫女。
爸爸媽媽很欣慰,就給女兒起了個呂玉的名字,玉在中國算一寶,意思就是呂玉是他們心裏的寶貝。因為奶奶堅持,爸爸媽媽取消了申請第二胎的打算。正因為這樣,呂玉家成了草堂屯唯一一個家中有女不思男的家庭。而且也是唯一一個能讀到高中的女孩子,因為村裏的人都在女孩子初中畢業後叫回家務農,這是農村的悲哀啊。
呂玉真的不負所托,很給奶奶爭氣,小學到高中每年都在班級名列前茅。奶奶每天和打紙牌的婆婆們一起嘮家常,說到孫女總是樂開花了似地。
可是人生並不是什麼事都如意,就在呂玉剛讀到高三的時候,南方打工的媽媽傳來了噩耗,爸爸在一天晚上加班回家的途中遭遇了一夥匪徒,搏鬥中爸爸被匪徒的刀刺穿了動脈,當時路上行人稀少,當被人發現報警的時候,爸爸已經沒有了呼吸。
警察來勘察現場的時候看到呂玉爸爸的右手旁邊寫了一個“玉”字,食指正好按在玉字的點上,明顯是爸爸拚了最後一絲力氣寫完的一個玉字。
媽媽認完屍以後哭了1天才告訴老家的女兒。呂玉聽完媽媽斷斷續續的訴說後,並沒有大哭,大喊,甚至一點過激的反應也沒有,但這正是最可怕的,因為沒人知道她在想什麼?
奶奶知道了怎麼辦,黑發人送白發人.這段時間奶奶身體不是很好,如果知道了肯定會受不了的。沒有人能看出呂玉心裏的波瀾,說是波瀾其實是已經很含蓄了,隻有呂玉自己知道,自己的心裏有的隻是波濤,洶湧的波濤。
呂玉休學一個月,瞞著所有人包括奶奶,跑去南方見了爸爸最後一麵後,回到學校繼續學習。同學們和老師很奇怪,呂玉以往招牌似的笑容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堅毅的麵孔。至於爸爸的事,呂玉沒有和奶奶說,她在想能瞞多久就多久吧,奶奶那麼疼她,她不想奶奶受到什麼打擊。媽媽待在南方繼續工作,一方麵她懷念丈夫,另外一方麵她也不知道回去以後怎麼向婆婆交代。